- 高松占;杨险峰;刘杨青;冯浩;陈建淮;
目的:评估肝气郁结证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严重程度,并检测其睾酮、雌二醇、垂体泌乳素水平,对比不同情绪状态患者间性激素水平差异及其与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小于21分的门诊就诊男性ED患者,首先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分类,共筛选入组266例肝气郁结证ED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严重程度,并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睾酮、雌二醇、垂体泌乳素水平。结果:情绪量表分析显示,90例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伴抑郁情绪组),88例患者同时存在抑郁与焦虑情绪(同时伴抑郁与焦虑情绪组),88例患者无明显抑郁与焦虑情绪(无抑郁与焦虑情绪组)。不同情绪状态患者间性激素水平分析显示,3组间血清睾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2,P=0.000 013),其中伴抑郁与焦虑情绪患者睾酮水平最低,无抑郁与焦虑情绪患者睾酮水平最高;3组间血清雌二醇、垂体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4,P=0.39;F=0.087,P=0.92)。情绪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其抑郁、焦虑情绪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P=0.0033;r=-0.25,P=0.000 044)。结论:肝气郁结证ED患者存在一定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并且患者情绪障碍越严重其血清睾酮水平越低。
2022年03期 v.23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孟雅楠;高艳;张玉伟;李振城;郝健亨;刘晋芳;苗宇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降脂平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机制进行系统预测及分析。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SMP),Batman-TCM在线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降脂平肝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并将其与GEO NCBI数据库中检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目标信息,以构建降脂平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对降脂平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的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以及富集分析(KEGG)。结果:降脂平肝汤候选成分中quercetin、beta-sitosterol、sitosterol可能是本方发挥抗NASH作用的关键成分,而靶点中MOL000471(aloe-emodin芦荟大黄素)、MOL007154(tanshinone iia丹参酮IIA)作用较为重要。KEGG分析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可能是降脂平肝汤预防及治疗NASH的主要通路。AKT1、IL-6、PIK3CA 3个基因对于NASH的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降脂平肝汤可能通过AKT1、IL-6、PIK3CA等核心治疗靶点,以及PI3K-AKT、FoxO、TNF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NASH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降脂平肝汤治疗NASH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2年03期 v.23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皎皎;刘新佳;张晓卓;贾颖;
目的:对赵尚华教授的经验方土槐丹四物汤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探讨土槐丹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对土槐丹四物汤方的潜在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以及银屑病相关靶点进行筛选,通过Cytoscape软件绘制土槐丹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成分-靶标”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相关作用网络构建并对靶点蛋白功能进行富集分析。利用脂多糖(LPS)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建立银屑病细胞模型,对核心靶点进行细胞实验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土槐丹四物汤包含29个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可能与银屑病相关的124个潜在的靶点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筛选出土槐丹四物汤作用的关键有效成分槲皮素、柚皮素及山奈酚和关键靶点TNF、JUN、AKT1以及MAPK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土槐丹四物汤治疗银屑病靶点主要富集在多个生物学过程,影响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在内的多个信号通路。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有效成分组成的混合药物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HaCaT细胞中TNF-α、JNK、AKT1、MAPK1水平,且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的趋势。结论:土槐丹四物汤能够通过其含有的槲皮素、柚皮素和山奈酚3种成分抑制HaCaT细胞过度增殖,降低细胞TNF-α、JUN、AKT1、MAPK1水平。
2022年03期 v.23 214-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6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梦园;马俊潇;高山;
颈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经筋理论认为,颈型颈椎病内因是卫阳不固,外因是风寒之邪外侵。内外因共同导致寒凝经筋、阳气不行,气血痹阻,肌肉拘急,引发颈部僵硬、疼痛,甚至活动受限。恢刺法治疗筋痹在《灵枢》中早有论述,颈部“经筋”在颈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采用治疗筋痹的恢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有充分的理论可行性。恢刺法相较普通针刺,更符合颈型颈椎病“痛在局部”和颈型颈椎病“病在表浅”的发病特点。恢刺法针刺部位表浅,患者针刺痛苦小,易于接受,且恢刺法可以更好地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和阴阳和舒筋荣筋的治疗效果。
2022年03期 v.23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8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杨凯航;吴清明;
《针灸甲乙经》由西晋·皇甫谧撰,全书共12卷,是对魏晋之前针灸成就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后世的针灸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对《针灸甲乙经》中太冲穴的相关文献整理,发现西晋以前的诸多医家常运用该穴治疗消化系统、心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外科及官窍疾病等病症,其功效主要与定位、归经及穴性相关,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血、疏通经络、平肝潜阳等作用。太冲穴为临床常用穴位,可单独使用,也可联用其他穴位一起使用。
2022年03期 v.23 225-227+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7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段正胜;赵勇;李晶;
风温肺热病是由于感受风热毒邪引起,主要病机是感受外邪,机体正气不足,引发正邪交争所致,常以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具有不良反应小、治疗周期短、费用低等优势。李晶教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对治疗风温肺热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李晶教授认为恢复肺之生理功能是治疗肺系疾病的根本目的,通过临床诊疗经验和疗效的反馈,总结出了“宣降同调、寒温并用、理气为上、化痰为重、活血为助、祛风通络、顾护脾胃、补益肾气”的治肺八法。清温饮是李晶教授治疗风温肺热病的自拟方,由银翘散和小柴胡汤加减而成,二者相合,意在使邪热得以清肃,传变得以出解,进而肺热得清,风温得发,外邪得解,以恢复肺之正常生理功能。
2022年03期 v.23 228-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1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马一帆;宁世鸿;陈彦坤;谢梦洲;
《针灸大成》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针灸专著之一,为明代医家杨继洲所作。书中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各家的经验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经络循行、定位、主治及操作,且载入歌赋,为后世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承山穴的相关记载,并对其穴位定位、操作手法及临床治疗进行总结,为临床承山穴的运用提供借鉴。
2022年03期 v.23 233-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8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杨丽丽;刘琪;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2(HMGB1/TLR2)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9例,非活动期RA患者20例及健康对照者18例。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HMGB1的表达,同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配体TLR2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率和蛋白相对含量,对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活动期RA患者血清HMGB1含量及单核细胞表面TLR2表达率和蛋白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活动期R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HMGB1含量及单核细胞表面TLR2表达率和蛋白相对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动期RA患者血清HMGB1与TLR2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HMGB1及其配体TLR2的表达均增高,且呈正相关关系,表明HMGB1可能是通过与TLR2作用激活炎性细胞释放炎症因子。
2022年03期 v.23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志群;李阳;王杰敏;杜嘉伟;杜蕾;郑玉光;孙会改;马东来;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黄芪治疗肝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相关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CoolGeN数据库筛选出肝炎靶点,进而获得两者潜在的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模型、基因本体(GO)分析及富集通路(KEGG)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途径”网络模型,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黄芪20个有效成分,42个潜在靶点,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关键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UN)、重组人超化因子-8(CXCL8)。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菌分子来源反应、有毒物质反应、氧化应激过程的反应、金属离子应答等。KEGG通路分析主要有小分子核糖核酸在癌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破骨细胞分化、乙型肝炎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山奈酚等核心化合物与IL-6、AKT1、JUN、CXCL8等靶点亲和力较高。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黄芪治疗肝炎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肝炎机制提供了思路。
2022年03期 v.23 2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付艳丽;南玉祥;邓振煌;马志勇;李向林;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月经病也是最常见的妇科病。肥胖女性在临床中常见月经量少、月经周期不固定,多与其痰湿体质相关。其病因病机多为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盛,阻滞经络,痰瘀互阻,日久形成肥胖,进而导致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影响女性健康的同时,还会导致不孕不育等问题。通过以益气通阳,化气利水为主要治则,调节肝脾肾三脏为固本之法,且不忘心肺,随证(症)加减,以期为肥胖女性月经稀发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2022年03期 v.23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8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