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杲;李净;
余国珮治湿从湿邪性质、诊治方法、处方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是其"燥湿为纲"学术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湿邪致病广泛,伤人隐缓;诊断上通过察色、闻声、辨脉、望舌等诊法判断病证;治疗上既遵经旨,又多发明创见,从湿之兼邪、内外等方面详细论治;用药上体认药体性味、处方重视剂型选择。其学术思想开拓了湿病治疗的新思路。
2018年04期 v.1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晋钰丽;赵芳芳;
<正>六气淫胜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亢盛。六气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司天之气主司上半年的气候变化,在泉之气主司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由于每年六气的盛衰不同,所以每年的气候、物候及疾病各具特点,故治亦不同。现将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淫胜的用药规律浅析如下。1少阳火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少阳在泉,火淫所
2018年04期 v.19 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文婷;师建梅;刘琪;
<正>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藏象学说知识体系比较复杂,采用与《黄帝内经》相结合的方式对藏象学说的概念、结构进行规范地表述,有助于实现藏象学说的理解和沿袭。现代研究要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好传统理论学习和挖掘,是基于传统基础上的理论学习,是基于稳固理论的不断整理与总结,从而使藏象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由此产生不可或缺的好方法,使我们不断学习和应用。在藏象理论中,继承和发扬藏
2018年04期 v.1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冯嘉玮;郭锦晨;高兵;宋婷婷;
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之一,通过探析其《石山医案》13例血证医案以及《医学原理·血门》,总结其辨治血证的特色。汪氏认为血病之因有四:虚、滞、热、寒,治疗以补血调血为基本大法,妙用四物汤法,调营血助血运。临床治疗中,多用参芪归术之类甘温益气活血健脾,少佐引经药物,清泻脏腑经络之血热。同时汪氏还强调远色节食,养性存心。
2018年04期 v.19 8-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郭羽;王晓;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的增殖及抗逆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黄芪多糖,探究其对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有无促进作用、确定黄芪多糖的最适添加浓度,并对复配黄芪多糖培养基培养的鼠李糖乳杆菌进行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以及在模拟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研究。结果:黄芪多糖添加量为2.5%时,活菌数达到最大值;抗逆实验结果表明,在低p H、高胆盐环境以及人工胃肠液环境下,经黄芪多糖处理的实验组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数、菌株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多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其稳定性以及对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
2018年04期 v.19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婷婷;严佳佳;
目的:合成一种新的苦参碱衍生物,并研究此衍生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以苦参碱为原料,水解后与氢化钠,芳香醛类化合物反应得到终产物。以苦参碱做对照,不同浓度的衍生物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通过MTT法观察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合成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苦参碱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衍生物在浓度大于200μM时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呈现明显增殖抑制作用。结论:合成的苦参碱衍生物在体外具有较苦参碱更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2018年04期 v.19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冉冉;刘杨;关伟;陈浩;徐慧超;李若瑜;苗宇船;
目的:对大鼠Kupffer细胞分离方法进行优化。方法:采用D-Hanks液和Ⅳ型胶原酶液两步原位灌注法结合离体消化,差速离心法和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选择性贴壁纯化Kupffer细胞。采用328 nm波长自发荧光法、CD68和CD163免疫荧光染色法及吞噬实验鉴定Kupffer细胞。结果:Kupffer细胞获得量为9.8×10~6个/鼠肝,其中活细胞率占93%以上,证实细胞为Kupffer细胞且吞噬功能正常。结论:该方法花费时间短,相对简便、经济,且细胞数量、功能活性和纯度等均达到实验要求。
2018年04期 v.1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智超;宋丽娟;宋俊丽;姜维佳;王青;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单体在体外对PC12细胞的毒性。方法:分别用MTT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对PC12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Bcl-2蛋白家族中的Bcl-2、Bax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单聚体儿茶素(C),表儿茶素(EC)和二聚体原花青素B1(B1),原花青素B2(B2)分别孵育PC12细胞24 h,48 h和72 h,发现高浓度的C和EC(100μg/mL)长时间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而B1和B2(100μg/mL)长时间作用有抑制细胞增殖的趋势。100μg/mL的B2可显著抑制PC12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单聚体C和EC对PC12细胞没有毒性;而高浓度的二聚体B1和B2随着作用时间延长,会抑制细胞增殖,这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有关。
2018年04期 v.1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文静;柴智;李艳彦;高丽;闫润红;周然;王永辉;
目的:从肝细胞线粒体角度,探讨归脾汤对雷公藤醇提物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归脾汤组3组,每组10只。归脾汤组灌胃9 g/kg归脾汤,连续4 d,再以3.25 mg/kg雷公藤醇提物灌胃模型组、归脾汤组3 d,构建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肝组织线粒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三磷酸腺苷酶(ATP酶)含量以及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OD、GSH、Na~+-K~+-ATPase、Ca~(2+)-Mg~(2+)-ATPase、肝细胞△Ψm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归脾汤组SOD、GSH、Na~+-K~+-ATPase、Ca~(2+)-Mg~(2+)-ATPase、肝细胞△Ψm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归脾汤对雷公藤醇提物致肝损伤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有关。
2018年04期 v.19 24-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艳;魏锦萍;裴妙荣;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对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肾衰宁组和四逆汤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制备肾纤维化模型,以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肾脏病理为指标观察四逆汤对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BUN水平、Cr水平及肾组织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肾组织病理改变严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及四逆汤组可降低模型动物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BUN和肌酐水平、肾组织匀浆MDA水平(P<0.05),升高肾组织匀浆SOD(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结论:四逆汤对肾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与减轻肾纤维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2018年04期 v.1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窦培元;栾晓宁;朱连连;窦德强;翟春涛;
目的:测定牛蒡根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牛蒡苷及苷元、总糖、还原糖、菊糖、蔗果四糖、果糖及葡萄糖等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蒡根中绿原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蒡根中牛蒡苷及苷元,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1∶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采用总糖含量减去还原糖含量的方法测定牛蒡根中菊糖含量,其中还原糖含量和总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苯酚一硫酸法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蒡根中蔗果四糖、果糖及葡萄糖,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NH_2柱(5μm,4.6 mm×150 mm);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80℃,氮气体积流量3.5 L/min。压力3.5 bar,gain值为5。结果:牛蒡根中绿原酸含量(1.40±0.36)mg/g;牛蒡根中不含有牛蒡苷和牛蒡苷元;总糖含量(0.93±0.05)g/g;还原糖含量(0.73±0.07)g/g;菊糖含量(199±21.40)mg/g;蔗果四糖含量(2.87±0.10)%;果糖含量(8.68±0.23)%;葡萄糖含量(3.56±0.20)%。结论:牛蒡根中含有较高含量绿原酸、总糖、还原糖、菊糖、蔗果四糖、果糖及葡萄糖等有效成分,具有较高营养和开发价值。
2018年04期 v.19 30-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知平;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41 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冬凌草甲素在10~100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日内、日间RSD为0.8%和1.2%,重复性RSD为1.92%,方法回收率平均为99.9%,RSD为0.77%,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95.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度高,可用于冬凌草甲素脂质体的含量测定。
2018年04期 v.19 34-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敏;崔宇宏;马鑫;
目的:建立逍遥丸中气相色谱检验方法,对处方中薄荷进行鉴别检查。方法:样品经挥发油提取,采用气相色谱法、DM-5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进行检测,对处方中薄荷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该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均好,可鉴别逍遥丸中的薄荷。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够解决逍遥丸现行标准薄荷方法缺失的问题,可有效地控制其质量。
2018年04期 v.19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宇宏;王玳;
目的:为了控制腰痛片的质量,建立薄层色谱一标多测方法,鉴别腰痛片中的7味药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处方中7味药材;一个色谱系统同时鉴别当归、补骨脂、乳香、肉桂4味药材;另一个色谱系统同时鉴别了续断、杜仲叶、赤芍。结果: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及耐用性较好。结论:该方法提高了腰痛片的检测速度,且节约能源。
2018年04期 v.1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栗国梁;张启周;
目的:总结~(125)I粒子植入联合鸦胆子油动脉灌注治疗复发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联合鸦胆子油动脉灌注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复发病灶和EB病毒抗体滴度、ESR、毒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125)I粒子植入联合鸦胆子油动脉灌注治疗后的CR 5例,PR 4例,NC 1例;治疗后患者的EB病毒抗体滴度9例下降,1例稳定;治疗后患者无显著毒副反应。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鸦胆子油动脉灌注对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控制率高,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8年04期 v.1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瑞林;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制剂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行牙髓体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氢氧化钙制剂治疗,对比2组经相应治疗方法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临床附着指数。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氢氧化钙治疗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临床附着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疾病行氢氧化钙制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降低出血,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2018年04期 v.1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峥;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治疗卵巢囊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28例。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切口大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1年随访的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月经中期静脉血中促卵泡素(FSH)、促卵泡生成素(LH)和雌二醇(E_2)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操作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切口大小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病例LH、E_2和FS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手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1年随访复发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施行手术剥除囊肿的疗效确切,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不影响卵巢储备功能,还具有安全性高、预后好等特点,可以于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04期 v.1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晶晶;邱博凡;朱丽军;范德辉;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施予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予小针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组内与组间VAS与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颈痛强度及改善颈椎功能。
2018年04期 v.19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叶;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方法进行治疗,隔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同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黏膜纤毛传输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较其他针刺疗法效果显著,且其远期疗效较好。
2018年04期 v.1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翟敏;巫益珍;孙琼;
目的:通过对肛垫柱状缝扎复位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病例回顾,分析总结其疗效。方法:将120例Ⅱ~Ⅲ度痔痔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肛垫柱状缝扎复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肛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垫柱状缝扎复位术治疗脱垂性痔病,在有效改善痔脱垂临床疗效的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018年04期 v.19 55-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麦武军;文四成;劳祝意;
目的:探析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今后麻醉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异丙酚复合麻醉)和观察组(予以七氟醚复合麻醉),每组40例,并观察两组患者生理指标(HR、SpO_2、MAP)、手术及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拔管、清醒及苏醒等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麻醉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后,两组患者HR、MAP指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HR、MA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异丙酚复合麻醉相比,七氟醚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18年04期 v.1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栋;
目的:探讨艾灸大椎穴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玻璃体积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加针灸治疗,治疗组艾灸大椎穴。2组均治疗15 d、1个月、3个月后比较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玻璃体积血改变情况。结果:2组连续治疗15 d、1个月、3个月后,玻璃体积血较本组治疗前得以改善,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45.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大椎穴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更确切,为临床治疗这一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2018年04期 v.19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邵俊;曹江鹏;袁爱红;杨骏;
目的:探讨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选取犊鼻、阳陵泉、血海、足三里、内膝眼、梁丘、阴陵泉、鹤顶、阿是穴、委中、三阴交、膝阳关,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经筋理论进行治疗。两组每周治疗5次,每次约30 min,共治疗8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w后以及治疗8w后临床疗效、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 w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指导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改善患者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
2018年04期 v.19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苏杭;
目的:观察保肾口服液对气阴两虚型CKD1-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TGF-β_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3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肾口服液治疗,每日3次,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Scr及尿TGF-β_1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74.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好转,而对照组治疗后只有浮肿、腰痛较治疗前好转,其余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尿TGF-β_1水平较前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降低水平更显著。结论:保肾口服液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1~3期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肾口服液在减少血尿、蛋白尿等方面均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保肾口服液可显著降低CKD患者尿TGF-β_1水平,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程度,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2018年04期 v.1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邢志红;
目的:评价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补肾强督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督寒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应用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的控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GA、BASFI、BASDAI、BASMI、PGA五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补肾强督法的临床疗效确切,缓解脊柱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8年04期 v.1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雄;薛为民;孙润芳;张宝鉴;梁雄勇;
目的:观察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诊断明确的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舒颈汤组、枕颌带组、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组3组,每组30例。舒颈汤组给予舒颈汤治疗,枕颌带组给予枕颌带牵引治疗,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组给予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牵引治疗。1 w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结果:3组病例治疗4 w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 w后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组VAS评分明显优于舒颈汤组及枕颌带组(P<0.05)。结论: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04期 v.1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