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枫;李超;李运伦;
柴胡-黄芩药对是小柴胡汤类方发挥和解少阳作用的核心药对。临证凡见少阳枢机不利为病机关键,并辨证论治以柴芩为主药之方,皆可认为是小柴胡汤类方。为探析柴芩药对疏利少阳之奥秘,特检索历代医经,结合现代药理学,试论柴芩药对的配伍意义,及以柴芎散、柴胡清肝汤、柴胡枳桔汤、柴胡达原饮为代表的小柴胡汤类方治疗少阳及兼夹病症的机制。
2015年03期 v.16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飞;黎敬波;
五运六气学说是《内经》中较为重要、也较难掌握的内容,作为将日月星辰天体运行与自然气候、物候变化相连接的枢纽环节,其核心就是五运六气历法系统。从历法演进和结构入手,将五运六气内容进行拆解分析,为掌握五运六气学说提供新的理解角度和思路。
2015年03期 v.16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玲丽;
在历史学界,迄今为止,神农的身份一直是引起热议与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尤其在各地举办寻根文化节的前后,这种争议更为引人注目。而在中医药界一直存在这样的共识,被称为"医药之神"的炎帝神农开启了中华民族中医药的大门,他是我国中医药事业早期发展的标志性人物。炎帝神农不仅奠定了中医药本身"重经验与实践"与"药食同源"的根邸属性,而且为后世中医医家开拓了"医生——生人——圣人"的精神典范,也因其开创之功和"医圣"精神为中医药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与认同。
2015年03期 v.16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慧林;赵妍;贾颖;
<正>痹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关节、肌肉、韧带、血管、脏器等多种组织器官疾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并对其症候、分类和发展变化进行了论述。《灵枢·官针》篇详细论述了九针的不同适应症,其中"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表明治疗痹证应以毫针为主。同时论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多种针刺法。在针对痹证的针刺法方面,有"九刺"中的毛刺、分刺和焠刺;"十二刺"中的偶刺、报刺、恢刺、齐刺、短刺、傍针
2015年03期 v.16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梁葆朱;穆俊霞;刘松卓;
2011年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特色重点学科,其下属的各二级学科可概括分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两大门类。通过对2010-2014年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近5年所发表的期刊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了解两大学科教师发表论文的质量、水平与类别等。
2015年03期 v.16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文喜;谢健;夏臣杰;黄杰烽;陈俊杰;段淑芳;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持续给药延缓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退变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并传至第1代,调整细胞密度后部分细胞作为P0组铺板后待测;剩余细胞分为空白组(15%FBS培养液培养)与ICA组(含ICA的15%FBS培养液培养,ICA浓度10-5M),该部分细胞持续培养至第3代时检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定量PCR检测蛋白多糖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来评价淫羊藿苷对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余两组的细胞增殖、蛋白多糖表达、S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第3代纤维环细胞已发生退变,淫羊藿苷持续给药可以延缓椎间盘纤维环细胞退变。
2015年03期 v.16 13-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曹慧慧;张瑞卿;石荣伟;郭晓峰;李俊莲;
目的:探讨建立昆明种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2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将Lewis肺癌细胞悬液按0.2 m L(细胞含量1×107/m L)于模型组16只昆明种小鼠右腋皮下注射,观察其一般状况及成瘤率、肺癌形成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量减少,体重增加缓慢,成瘤率及肺癌形成率均为68.75%。结论:使用Lewis肺癌细胞可以建立昆明种小鼠肺癌模型。
2015年03期 v.1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浩铮;王永辉;许凯霞;贾宇平;刘仕琦;李俊莲;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肝郁SD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脑中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10只/组,雌雄兼用。采用鼠笼水平震荡、冰水游泳、拍打、悬尾、绳子捆绑四肢等方法对大鼠进行连续不定14 d刺激,建立肝郁证模型。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蒸馏水。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NO和5-H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5-HT含量升高(P<0.01),血清NO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脑5-HT含量降低(P<0.05),血清NO含量升高(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升高肝郁SD大鼠血清NO水平和降低脑中5-HT的含量,此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机理之一。
2015年03期 v.16 19-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冯玉华;杨育同;王坤芳;
目的:构建脾气虚慢性疲劳型亚健康状态大鼠模型,为寻找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有效治疗药物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饮食失调、疲劳过度、情绪失调复合因素的方法构建模型大鼠,并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胃肠功能、神经免疫学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大鼠体重开始下降,活动量明显减少,情绪由稳定变为易激惹,饮食逐渐减少,大便由正常变为稀溏,基本符合临床慢性疲劳的临床表现。造模后模型组大鼠D-木糖排泄率较正常组开始下降,大鼠血清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出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结论:胃肠功能出现紊乱,符合临床脾虚证候特征,神经免疫学变化可能是慢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之一。
2015年03期 v.1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冀雨芳;杨丽珍;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从而对针刺促醒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的其他3组均造模后呈昏迷状态,针刺组于造模后4 h开始进行首次针刺治疗,每日1次。药物组大鼠每日于相同时间腹腔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对各组大鼠意识状态的恢复及饮食状况进行观察,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E和NO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E和NO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脑组织NE和N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针刺可以降低颅脑损伤后NE和NO水平。
2015年03期 v.1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丽霞;朱晓红;刘必旺;
目的:采用RP-HPLC法建立蓝萼香茶菜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31 nm。结果:建立了蓝萼香茶菜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5批蓝萼香茶菜药材指纹图谱R≥0.962 7。结论:采用RP-HPLC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蓝萼香茶菜药材的内在质量。
2015年03期 v.1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韩燕全;洪燕;李钰馨;汪永忠;高家荣;邓龙飞;夏伦祝;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14个不同产地炮姜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UPLC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5种姜酚类成分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9.41%、97.70%、97.64%和97.51%;14批不同产地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实验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地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为评价炮姜的质量和炮制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
2015年03期 v.1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吕敏;
目的:优选沙棘叶中沙棘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经典正交试验设计L9(34),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为溶媒,优化沙棘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沙棘叶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A1B1C3D1,即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液料比分别为1∶12、1∶10、1∶8。结论:沙棘叶总黄酮利用乙醇提取合理可行,该实验为沙棘黄酮的工业化制剂生产、沙棘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2015年03期 v.16 3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世军;赵海峰;唐志书;崔春利;梁艳妮;刘红波;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平行实验法,从成型性、吸湿性、粒度、流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选择辅料比例为淀粉∶糊精(5∶2),产品外观色泽、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良好。结论:优选的补阳还五胶囊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2015年03期 v.1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利军;韩佩莲;游蓉丽;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97.5∶2.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 L/min,柱温25℃。结果:阿莫西林在0.25 mg/m L~0.75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1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含量测定方法。
2015年03期 v.16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目的:观察"王氏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呼吸内科门诊选择124例诊断为慢性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口服"王氏止咳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王氏止咳方"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3期 v.16 40-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战友;潘兵;阮立奇;张志敬;
目的:评估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对21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3 d即显著恢复,3个月内下降,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双嵌式颈椎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在早中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5年03期 v.16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珏;胡丽丽;
目的:获得催化油脂活性明显提高的米黑霉脂肪酶(Rhizomucor miehei Lipase,RML)突变体。方法:选取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利用定向进化技术,进行四轮易错PCR。结果:得到5个活性明显提高的酶突变体,其中突变体M5催化油脂活性可达(3 241±100)U/mg,而野生型脂肪酶活性为(253±30)U/mg,活性提高12倍。结论:结合RML成熟蛋白结构,对M5基因成熟区的5个突变位点Ser168、Ser173、phe240、Thr311、Asp313进行分析,发现Ser168、Ser173位于蛋白结构中覆盖活性中心的"盖子"结构附近,而phe240、Thr311、Asp313则分布在目标蛋白活性中心上下游的位置。据此,研究为RML基因的进一步改造提供重要的突变位点。
2015年03期 v.1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丽莹;顾民华;陈惠娟;洪文;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对临床治愈病例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2015年03期 v.1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小清;陈志;周顺良;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单盲法将40例入选患者分为辨证施治组、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Vital Stim电刺激治疗,辨证施治组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阳证类患者予冰片冰块进行冰刺激、阴证类患者予苏合香冰块进行冰刺激。对照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时予纯净水制成的冰块进行冰刺激。结果:两组病例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疗效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辨证施治组治疗后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辨证施治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辨证施治的理念应用于吞咽功能训练中能显著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
2015年03期 v.16 51-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少华;徐庆文;张丽娟;陈伟江;
目的:探讨日常天灸与三九天灸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日常天灸治疗,对照组行三九天灸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气虚、阳虚中医体质症候平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常天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与三九天灸相当,但具有不受时间、季节局限的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2015年03期 v.1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焱;袁叶;秦艳虹;
<正>贾六金主任医师为第三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余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我有幸随贾老师继承学习,受益良多。平胃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组成为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蕴苦温燥湿、行气化湿于中,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是治疗里湿的祖方、基础方。小儿五脏之中脾常不足,脾弱易伤,外感邪气、饮食所伤,致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不能转输布散,水湿内停,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
2015年03期 v.1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均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影像学改变。结果:2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胸部影像学示炎性阴影吸收,或者只遗留少许纤维化条索影。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机化性肺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3期 v.16 57-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齐建强;林淑琴;刘宏伟;
目的:探讨通窍汤冲洗鼻腔在变应性鼻炎(AR)治疗中的意义,比较通窍汤冲洗鼻腔及鼻用激素治疗对AR患者鼻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2例AR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鼻用激素治疗,治疗组使用通窍汤冲洗鼻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值和EOS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EO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汤冲洗鼻腔能有效改善AR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在改善AR局部及全身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局部应用激素。
2015年03期 v.1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振萍;罗文予;范丽华;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将521例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治疗组)使用电针治疗,中药离子导入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值得深入研究。
2015年03期 v.1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万婷;
目的:观察中药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经期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经期头痛门诊患者,治疗组运用中药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5 mg治疗,两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总体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经期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2015年03期 v.16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彩芬;
目的:观察自拟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胰汤,每日1剂,取汁200 m L,分2次从胃管注入。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减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禁食时间、排便时间。结果:试验组在临床症状减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禁食时间、排便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胰汤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胃肠道病理状态,减少肠道细菌异常移位,减轻急性炎症反应,使胰腺得到修复,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2015年03期 v.1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元元;李朝璇;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加味逍遥散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23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压均得到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组间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不仅能够平稳降压,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2015年03期 v.1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芦文静;李变花;陈家礼;
<正>陈家礼是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师从周仲英老师、朱良春老先生,一生苦读经典,勤于临床,遵从仲景之学"四季脾旺不受邪",崇尚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倡导"脾统四脏""治病崇脾"的脾胃学术理论,认为无论外感伤寒,还是内伤杂病,首当顾护脾胃,临床治疗脾胃病,首选香砂六君子汤。该方出自《医方集解》,系六君子加香附、砂仁,现多改香附为木香,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脾
2015年03期 v.1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