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峻艳;张俊龙;王杰;
<正>"同气相求"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始见于《易·乾卦·文言》,其文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指万事万物在互相联系的质和量的各个方面,只要在某一点上存在相同,便会在质和量的某一方面存在着亲和召感、互补顺应、协调有益的联系和作用[1]。它是古人观察和体悟自然之后,由乐器共鸣、声音共振、磁石吸铁、玳瑁引芥、潮汐现象、物候变化、生物节律以及人与天
2014年03期 v.15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卓铭;杨继红;
<正>生化汤是中医最具有专病专治特色的妇科名方,也是当今中医妇产科产后的常用方。药味组成为: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去皮尖,研)十四粒,黑姜五分,炙甘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1]。其功效为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产后恶露不行,少腹冷痛。关于生化汤的出处有众多说法,主要归纳可分为《傅青主女科》《竹林寺女科》《景岳全书》3个部分,现根据3部著作的成书年代对生化汤的源流进行分析。
2014年03期 v.1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谢晓平;陈晓帆;
目的:基于近15年文献报道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对近15年胃癌术后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3个证素中,气虚频率最高(36.01%),其次为血虚(9.44%)、阳虚(8.74%)、气滞(7.69%)、阴虚(7.69%)等;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胃(37.18%),其次为脾(35.38%)、肝(9.03%)等。单一病性证素构成的证候有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等,累积频率8.24%。两病性证素的组合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血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等,累积频率4.39%。单一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靶点以胃、肾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表现为肾气虚、胃气滞、胃阳虚、胃阴虚,累积频率为83.52%。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两病性证素+单一作用靶点构成,组合有脾阳气虚证、胃气阴两虚证,累积频率为3.8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等为标。
2014年03期 v.15 7-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
<正>当今社会,各种慢性复杂性疾病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西医学皆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中医学在防治疾病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基本上概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术思想,深入挖掘《内经》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有效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时制宜是指根据时令气候节律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因时之"时"是指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及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1]。笔者通过对《内
2014年03期 v.15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玉霞;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组和联苯双酯(BP,150 mg/kg)组。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10 d。第10天经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CCl4,10 ml/kg)诱发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蛋白(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200 mg/kg,400 mg/kg)不仅可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降低ALT、AST、MDA和Hyp含量,升高SOD、GSH的水平,还可抑制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论:PNS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2014年03期 v.15 11-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任蕾;王金龙;李亚妮;王颖莉;
目的:探讨远志及其提取物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远志原药组、远志多糖组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利用不可预知的长期温和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蒸馏水,阳性组灌胃盐酸氟西汀,远志原药组灌胃远志水煎煮液,远志多糖组灌胃远志多糖提取物,连续24 d。通过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各给药组的疗效,用试剂盒分别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评价药物的作用。结果: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呈明显抑郁状态,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P<0.05),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远志及其提取物均有抗抑郁的作用,但远志水煎剂抗抑郁的作用优于远志多糖。
2014年03期 v.15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民;谢静凌;刘惠敏;袁卫红;龙江红;莫新民;刘慧萍;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双侧卵巢摘除(去势法)后雌性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全方组,每组15只。术后1 w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3 w。13 w后按要求处死动物,观察雌性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及左后肢胫骨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壮骨止痛方能增加大鼠骨密度、胫骨最大应力和最大抗弯强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骨止痛方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2014年03期 v.1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臻;龚一萍;
目的:观察复脉汤对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所致的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盐酸普罗帕酮组、炙甘草汤组、复脉汤高剂量组、复脉汤中剂量组和复脉汤低剂量组7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14 d后,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记录Ⅱ导联体表心电图1 h,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LDH、CK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及盐酸普罗帕酮组比较,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K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中、低剂量组减低更为明显),复脉汤中、低剂量组血清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K、LDH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大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盐酸普罗帕酮。
2014年03期 v.1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丹卓;赵新广;尤昭玲;左之文;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对SD孕鼠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其生殖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健康育龄SD雌鼠为模型系统,研究妇科千金胶囊对啮齿动物胎仔出生后生长发育的毒性,设0.48 g/kg、1.92 g/kg、7.68 g/kg不同剂量组,并设溶剂对照组,对SD孕鼠体内染毒,观察其对健康育龄SD孕鼠F1代仔鼠生长发育状况等。结果:其对F1代仔鼠哺乳期体重、生长发育标志、反射发育标志的成熟、断乳后体重、断乳后自发活动未见明显影响,且对F1代仔鼠的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功能等指标也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在7.68 g/kg给药剂量范围内对健康育龄SD孕鼠F1代生长发育无明显毒性。
2014年03期 v.1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红梅;田文婧;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XP)、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小剂量组(小剂量组)、补中益气汤大剂量组(大剂量组)4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运动,其他各组每天灌胃2 h后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同时大剂量组大鼠按体重灌服补中益气汤12 g/kg;小剂量组大鼠灌服补中益气汤6 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同体积纯化水。1次/d,连续6 w。第6周末,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各组大鼠SOD、MDA、GSH-X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补中益气汤大、小剂量组MDA、SOD、GSH-XP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大、小剂量组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GSH-XP含量升高(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提高血清GSH-PX、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
2014年03期 v.15 27-2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范高福;刘修树;汤洁;方丽波;童旭辉;
目的:在转染并稳定表达Cx32的HeLa细胞上,观察黄芩素对Cx32组成的GJIC及Cx3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观察不同浓度黄芩素对GJIC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黄芩素在影响GJIC功能浓度范围内对Cx3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素(2.5μmol/L,5μmol/L,10μmol/L)增强Cx32组成的GJIC功能的荧光渗透率为10.04%,22.5%和35.33%;黄芩素(2.5μmol/L,5μmol/L,10μmol/L)增强组成GJIC的Cx32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为(27.12±0.30)%,(56.31±1.02)%和(83.47±1.85)%。结论:黄芩素可增强缝隙连接蛋白Cx32组成的GJIC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x3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2014年03期 v.1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俊香;
目的:建立蝎参壮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人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人参皂苷Rg1,淫羊藿苷在0.012μg~0.17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为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8%,RSD=1.69%。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简便易行,可用于蝎参壮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2014年03期 v.1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璐;史国富;
目的:研究超声提取雷公藤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并以雷公藤甲素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表明,雷公藤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药剂比为1∶15,提取时间为60 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超声提取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
2014年03期 v.15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辉;刘健;孟楣;桂洁;
目的:建立五味温通除痹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以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095 5 mg~0.955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1.16%。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2014年03期 v.15 37-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艳;郝丽晓;张秀丽;
目的:建立防风通圣丸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5μm,4.6mm×250 m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1 nm。结果: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031 17μg~1.039 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32%,RSD为1.3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防风通圣丸的质量控制。
2014年03期 v.1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进;
目的:建立雷公藤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实验对雷公藤总生物碱提取方法、试剂及用量选择、浸泡时间、取样量等进行确定。结果: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超声提取仪提取,取样2 g,氯水5 mL,浸泡5 h。雷公藤样品含量测定:RSD为0.075%(n=6)。结论:利用滴定法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2014年03期 v.15 42-4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慧玲;田松;祁若可;武小雪;何茜;程月招;
目的:研究不同体质类型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标准对600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与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各体质组ET(高于健康组)、AgⅡ(高于健康组)、NO(低于于健康组)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组ET和AgⅡ水平高于气虚、阳虚及阴虚体质组。结论:不同体质类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瘀血质患者变化尤为明显。
2014年03期 v.1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龙昌;黄洁玲;龙友明;高聪;
目的:分析急性部分性横贯性脊髓炎(APT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急性脊髓炎与预后判断提供思路。方法:40例APTM患者,根据磁共振(MRI)下有无脑部病灶分组进行比较。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磁共振特点、脑脊液分析和电生理检测,评价患者近年的转归情况。结果:符合APTM特点的患者40例,其中头部正常者16例,脑部多发性硬化(MS)样病灶者19例,皮质下小变性灶2例,脑部缺血灶3例。脑部正常组感觉障碍(93.8%)明显,但无视力症状,脑部MS样病灶组7例(36.8%)表现为视力下降(P<0.05)。脑部MS样病灶组患者转化为MS者较脑部正常组多(P<0.05)。结论:脑部MS样病灶的APTM患者具有转变为MS高危性,而脑部正常者转化为MS的概率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2014年03期 v.1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艳;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治疗大肠癌术后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大肠湿热型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给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型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采用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各证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大肠癌术后泄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1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谢少波;于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10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宫内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病例在常规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前后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情况及手术出血量、疼痛程度、人流综合征发病率等。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前存在一定的焦虑症状,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显示,试验组病例的BA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例心理焦虑症状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手术出血量、疼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焦虑及恐惧心理、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3期 v.1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熊艳云;李俐;叶焰;刘红宇;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发作期热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发作期热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发作期热哮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14年03期 v.15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健;邓立香;
<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肠道疾病。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痢疾"范畴。白兆芝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博采众长,重视脾胃后天之本,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白兆芝老中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溃疡
2014年03期 v.15 57-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栗丽锦;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漫长,且反复发作,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岁~30岁多见。该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同时,对病程8年~10年或以上的广泛性结肠炎、全结肠炎以及病程30年~40年
2014年03期 v.1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国鑫;苗晋玲;张中原;冀来喜;
<正>角结膜干燥症又称"干眼"症,以眼睛干涩、疲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现代医学采用药物等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而传统医学针灸疗法对此病具有疗效稳定、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优势。现就毫针针刺"新吾穴"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角结膜干燥症类似于祖国医学"神水将枯"。从发病机制看,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肾
2014年03期 v.15 61-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邓保富;
目的:观察黄芪汤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护肝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给药1个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汤对于肝纤维化疾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发挥软坚散结、疏肝健脾的功效,可作为肝纤维化疾病的临床常规用药。
2014年03期 v.1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姬长锁;洪天一;
目的:通过对不同预后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385例病例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MRS评分0~2分者210例,MRS评分3~6分者175例,采用Sysmex的CA 6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与MRS评分为0~2病例相比,MRS评分为3~6者INR、Fib及D-二聚体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预后的脑梗死病例的凝血指标变化有差异,INR与Fib增高提示其预后可能差。
2014年03期 v.1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瑞林;
目的:观察压迫止血法及缝扎止血法治疗牙龈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57例病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云南白药治疗,治疗组83例给予压迫止血法及缝扎止血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08%,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7,P<0.05)。结论:压迫止血法及缝扎止血法治疗牙龈出血患者,止血迅速,可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1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耀凡;
<正>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余临证二十余年,运用本方举证,无不应效。此择近年治验几则,供同道商讨。1病例举隅1.1痹证崔某,男,43岁,农民。2006年10月15日初诊。平素体质尚可,因秋收过河涉水,往返半月余,双下肢麻木疼痛,日渐加重至麻木无力不得行走。时病人
2014年03期 v.1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席菊兰;池志芳;
目的:比较用静脉和末梢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为血常规实验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山西中医学院100名大学生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法国ABXpentra DF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数值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静脉血和末梢血中WBC、RBC、HGB、PLT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复试验中末梢血各参数的变化值大于静脉血。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血检测结果比末梢血结果更准确、稳定,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2014年03期 v.1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