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英;苗得雨;裴妙荣;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甲状腺功能低下脾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汤组、甲状腺片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0.1%丙硫氧嘧啶溶液(PTU)灌胃造甲状腺功能低下脾肾阳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0.1%PTU、四逆汤组给予PTU和四逆汤制备液,甲状腺片组给予PTU和0.08%甲状腺片混悬液。观察大鼠生存状态,血清T3、T4、sTSH含量被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组大鼠活动度增强,日饮水量增加,FT3含量上升,sTSH含量降低(P<0.05)。结论:四逆汤对甲状腺功能低下脾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2013年01期 v.14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陈贵海;邓巍;臧知明;蒋筱;王进声;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皮下脂肪组织、内脏脂肪组织、血清中内脏脂肪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复制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以血府逐瘀汤(活血组)、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化痰活血组)、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组)干预,利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大鼠皮下脂肪组织、内脏脂肪组织、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含量,化学法检测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含量。结果:普饲大鼠内脏脂肪组织的内脏脂肪素含量显著高于皮下脂肪组织;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下脂肪组织、内脏脂肪组织和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含量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组、化痰活血组大鼠上述指标均降低,补气活血组大鼠只有内脏脂肪组织中内脏脂肪素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与二陈汤在肥胖症治疗方面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2013年01期 v.1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换;刘必旺;王永辉;李艳彦;赵俊云;杨向竹;翟志光;岳晓华;王坤芳;侯栋宇;朱冰清;周然;
目的:探讨风湿宁五号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冰醋酸扭体法观察风湿宁五号方的镇痛作用;采用弗氏佐剂法加低温乙醇浸踝法观察风湿宁五号方对RA大鼠抗炎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五号方各组均可不同程度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其中0.36 mg/kg组抑制效应有显著差异(P<0.01);各剂量组对RA模型大鼠血流变指标都有所改善,五号方高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各剂量组对RA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都有所改善,五号方高剂量组IL-1α、IL-6、TNF-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风湿宁五号方具有很好的镇痛功效,且对RA模型在血流变和炎症细胞因子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13年01期 v.1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慧;王靓;龙子江;池建淮;肖洪玲;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SOD、MDA、TXB2、6-keto-PGF1α、IL-1β和TNF-α的影响,并比较保留灌肠与口服给药对模型大鼠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混合菌液感染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30 d后连续给药7 d,观察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及口服给药对各组大鼠血浆SOD、MDA、TXB2、6-keto-PGF1α、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显著降低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浆MDA、TXB2、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SOD和6-keto-PGF1α含量(P<0.01);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与口服给药相比,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能降低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浆MDA、TXB2、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SOD和6-keto-PGF1α含量(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和炎症细胞因子,调节PGI2/TXA2平衡,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目的;且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给药作用强于口服给药。
2013年01期 v.1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许凯霞;王永辉;杨向竹;冯前进;
目的:通过胚胎期给药,以补气血方为对照,探讨补肾方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模型胎鼠骨骼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补肾及补气血理论与能量代谢间的关系。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UGR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五子衍宗丸组、四君子汤组、四物汤组、八珍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于受孕第8天用酒精给孕鼠灌胃致胎鼠IUGR,于第19天剖检胎鼠,检测胎鼠左前肢肌肉CK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UGR胎鼠骨骼肌CK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八珍汤组胎鼠CK活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方及气血双补方胚胎期给药能提高胎鼠CK含量,从能量代谢角度为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发育"和"补母益子"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3年01期 v.1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君;宣丽华;
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4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粗针组和西药组3组,每组14只。用微型眼科持针器夹持面神经,制成周围性面瘫大鼠模型,分别采用粗针、西药2种方法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 w。采用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检测面肌电图,观察面肌电图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粗针组、西药组肌电图波幅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时西药组肌电图波幅高于粗针组,治疗2 w时粗针组肌电图波幅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的远期疗效较西药好。
2013年01期 v.1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古宁艳;杨少军;王欢;
目的:研究慈菇消脂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代谢及肝脏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食加乙醇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中剂量组(中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阳性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慈菇消脂丸对模型大鼠治疗4 w后,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血清血脂、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小叶内出现大量脂肪变性,汇管区伴有炎细胞浸润以及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比较,慈菇消脂丸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慈菇消脂丸能降低模型大鼠TG、TC、ALT、AST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慈菇消脂丸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起到对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2013年01期 v.1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穆俊霞;郭锋;崔丽霞;李新毅;
目的:研究远志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远志1组,远志2组。用脑立体定位技术给大鼠海马注射Aβ1-40与apoE4的混悬液构建AD模型。将大鼠断头取脑,分离海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的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远志1组、2组磷酸化Tau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远志1组、2组磷酸化Tau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升高(P<0.01)。远志2组与远志1组比较,磷酸化Tau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远志对可溶性Aβ1-40与apoE4联合注射所致AD大鼠模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3年01期 v.1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李旺;季新燕;冯前进;常瑞华;梁红娟;
目的:建立复方红花微乳中利多卡因含量的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钻石C1(85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4%的磷酸水溶液(40∶60,三乙胺调至pH=3.30);检测波长:200 nm;柱温:室温;流速:0.8 mL/min。结果:利多卡因在0.01 mg/mL~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1.94%(n=6)。结论:该法测定复方红花微乳中利多卡因含量准确可靠,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红花微乳中利多卡因含量的质量控制。
2013年01期 v.1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郝晶晶;甄会贤;赵正保;
目的:建立HPLC测定鼻炎灵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柱(5μm,250 mm×4.6 mm),乙腈-水-磷酸(30∶70∶0.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16 nm。结果:黄芩苷在进样量为0.189 6μg~0.505 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2.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鼻炎灵片中黄芩苷含量的质量控制。
2013年01期 v.1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会芳;杨景娇;
目的:优化九香虫脂肪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石油醚回流法,以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九香虫脂肪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温度的影响小,选择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九香虫脂肪油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1.5 h/次、料液比为1∶8,在此条件下九香虫的脂肪油的提取率可达38.25%。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九香虫脂肪油的提取。
2013年01期 v.1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红革;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舒更胶囊中丁香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4.6 mm×200 mm,10μm)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结果:丁香酚的进样量在0.770 3μg~1.797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9%(RSD=1.2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舒更胶囊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
2013年01期 v.1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尚彩玲;郝华伟;薛慧清;
目的:研究青翘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青翘正丁醇提取物以氯仿-甲醇为流动相通过硅胶柱层析得到不同极性组分。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代表菌种,用κ-B纸片扩散法对不同极性组分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青翘正丁醇提取物各极性组分对供试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但抑菌活性与各组分浓度不成正比关系。结论:青翘正丁醇不同极性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013年01期 v.1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蕴慧;李运伦;闫滨;李宝国;齐冬梅;曲政军;张思硕;
目的: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方法: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和中医肝阳上亢证和阴阳两虚证的辨证标准,选择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21例,高血压阴阳两虚证患者12例,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13例,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毛细管电泳条件,经方法学考察,测定血样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结果:去甲肾上腺素在5μg/mL~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03%;经测定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组、高血压病阴阳两虚组与健康志愿组之间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证型之间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能够准确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
2013年01期 v.1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琳;杨桢;任慧利;
<正>当归芍药散具有调血利水功用,对排卵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女子以血为用,月经周期中,激素的序贯性周期变化与阴血的充盛、调畅有密切关系。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血管充血、疼痛,组织肿胀,水溢经外;水液积聚形成水肿;激素水平偏低,诱发排卵期出血。这些病理变化与中医的阴血虚滞、脾不制水、脾不统血的原理密切相关,为"血不利则为水"这
2013年01期 v.1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祝卢明;周晓英;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64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组加服金龙胶囊。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有效率(PR+CR)为76.4%,对照组的有效率(PR+CR)为70.6%,两组病例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KPS评分明显提高,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化疗毒副反应降低。结论:金龙胶囊对中晚期大肠癌显示出一定疗效,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观察。
2013年01期 v.1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平;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病例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128例病例治疗1个周期后,治愈68例(53.13%),无效60例(46.17%);治疗2个周期后治愈99例(77.34%),无效29例(22.66%),治疗3个周期后治愈118例(92.19%),无效10例(7.8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女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01期 v.1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康守山;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206例病例均采用辨证论治进行治疗。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206例病例治疗后临床痊愈135例,显效47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69%。结论: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便秘疗效卓越,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01期 v.1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侯玲;卫建平;吴丽然;
目的:观察在狼疮肾炎(LN)肾组织中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的表达,探讨巨噬细胞与LN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L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中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中CD68基本不表达或偶见表达,而在LN肾组织中CD68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巨噬细胞在肾小球内的浸润与在肾小管间质内的浸润成正相关(P<0.01)。结论:巨噬细胞可能是LN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重要参与者,巨噬细胞浸润与LN病情的进展可能有关。
2013年01期 v.1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哲;王昌兴;董黎强;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7月以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其中锁定钢板35例、伽马钉23例及人工关节置换20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大部分病例获得随访,治疗时间为10~31个月,平均16个月。伽马钉组及锁定钢板组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伽马钉组与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上,伽马钉组、锁定钢板组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出血少,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伽马钉组比锁定钢板出血量少,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组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锁定钢板优于股骨头置换及伽马钉,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及伽马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尤其对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
2013年01期 v.1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家斌;于建农;吴煜;丁伟航;徐海儒;
目的:观察外踝钩钢板及松质骨空心拉力钉治疗A、B型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双踝骨折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外踝钩钢板、内踝松质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3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 w~16 w。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皮缘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钢板外露等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外踝钩钢板及松质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A、B型双踝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3年01期 v.1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霜;田梅枝;
目的:研究足疗在老年性混合痔术后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老年性混合痔术后便秘病例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注结扎术,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足疗。结果:50例病例经过治疗10 d后全部治愈。结论:足疗对于老年性混合痔术后便秘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3年01期 v.1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瑞芳;付小蕾;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年01期 v.14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学斌;张俊仁;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出现关节疼痛,运动障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的重要
2013年01期 v.1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慧萍;赵国鹏;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3 w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LDL-C和TC水平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01期 v.14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盖江华;何丽清;
<正>1中医"证"的概念及现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病讲理、法、方、药,其中的理就指的是证。证指的是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发生紊乱在机体的综合反应,是反映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是对疾病发
2013年01期 v.1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济辉;陈越;顼志兵;
<正>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逸机体免疫应答的监视,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①肿瘤细胞缺乏MHC分子、黏附分子及共刺激因子等,其免疫原性减弱或缺失;②抗原调变:抗肿瘤抗原的抗体诱导抗原的细胞内化和降解;③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④肿瘤抗原诱导
2013年01期 v.1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郭丁丁;
<正>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所含的丰富的挥发性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连翘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现代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连翘提供参考。
2013年01期 v.1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1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王文文;程锦国;
<正>纤维增生性疾病,包括慢性肺、肝、肾和血管的纤维化疾病,占到了美国因病死亡人数的一半。这些病症经常影响到多系统器官,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导致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bet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被医学界广泛视作是促使纤维化发
2013年01期 v.1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