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封面:理论中医学图说

  • 基于中医药学研究发现调控生命欲望的新方法或新药(食)物

    <正>只要仔细想一想,"我要……"或"我想要……"无疑是时时陪伴人之一生的基本语式,因而也是人一生中最为基本的思维格式,无论是通过话语表达出来的,还是心中的默想都是如此。由此,不仅启动,而且也决定了人有目的指向的行为或行动,于是也就决定了一个人通过这种有目的指向的

    2012年02期 v.13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医史文献

  • 数据库在傅山医学文献研究中的应用

    温静;穆俊霞;杨继红;

    中医学文献是中医学知识传承的主要载体,承载和传递着中医学长久以来积累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傅山在山西地方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众多的傅山研究者。建设有特色的傅山医学文献数据库是必要的,可实现对傅山医学文献资源的保护,为傅山医学文献资源的继续研究与挖掘提供数据,完善地方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傅山文化的对外发展。

    2012年02期 v.13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包经穴对心血管疾病作用效应的分析

    张斌仁;田岳凤;

    <正>中医学经典理论和现代针灸经络研究成果,都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心包经所主病候和主治范围。心包经主要症候表现为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本经9穴主治心、胸、胃、

    2012年02期 v.13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

    王海铭;康静;

    <正>"阳常有余"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的理论,而"阳非有余"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的观点,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观点多年来在临床诊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中医学者倍感困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求甚解。

    2012年02期 v.1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编说唱药性巧合记》校注(续)

    贾治中;杨燕飞;

    <正>第二回佳人犯了密陀僧丑扮作密陀僧上引浪荡密陀僧,熬膏治疮疔。酒肉为朋友,相与医生。丑白俺本贯波斯国人也。自从来到中原,无处安身,每日分金炉中行走。平生好吃酒肉,正是那俗话所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要用有益物,

    2012年02期 v.1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文化与科学

  • 养生

    曲进;

    <正>●科学使人们把任何特定的事物或对象拆分开来,愈分愈微,而艺术却让我们了解这些事务或对象在细微之处又如何组装起来。中医药学方法把科学和艺术完美地圆融于一体,这令我们感到非常的惊奇!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是一个比较追求长生的民族,由此,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中国人的心田中独特地表达了养生的思想。在数千年发展的历史中,基于这样的思想,中医药学创造了完整而系统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要说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与西方医学的区别,这大约可以算得上是显著的其中之一。据考证,养生一词最早出于《庄子.养生主》中关于"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对庖丁如此

    2012年02期 v.1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中医药学

  • 疏风宣肺解毒方对豚鼠止咳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张东坡;刘必旺;赵俊云;杨向竹;赵换;程生辉;朱冰清;徐荣芳;刘亚明;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解毒方的止咳作用,并分析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使用豚鼠枸橼酸致咳法,观察疏风宣肺解毒方的止咳作用,并检测豚鼠肺组织中的SOD、MDA和IL-2因子,观察其对气管平滑肌的影响。结果:疏风宣肺解毒方的大、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豚鼠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疏风宣肺解毒方并能提高肺组织SOD、IL-2含量,降低MDA含量,其解痉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风宣肺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止咳作用,其机理可能通过影响SOD、MDA应激反应指标和IL-2炎症因子,并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发挥止咳作用。

    2012年02期 v.13 13-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

    赵喜艳;姚博;黄瑞;李俊莲;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大黄虫丸组(DHZCW组)、鸦胆子组、生理盐水组,按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然后以细胞培养液将含药血清稀释成不同的浓度(40%、20%、10%、5%),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20%、40%DHZCW组和20%、40%鸦胆子组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鸦胆子组比较,40%DHZCW组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含药血清与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含药血清均具有体外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

    2012年02期 v.1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无患子皂苷对压力超负荷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王靓;施慧;龙子江;黄金玲;陈明;王雅娟;卞海;

    目的:观察无患子皂苷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超负荷模型大鼠抗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大鼠模型,观察无患子皂苷对模型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无患子皂苷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②无患子皂苷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收缩压、左室压和左室舒张末期压。结论:无患子皂苷能够显著抑制压力超负荷模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显著的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2012年02期 v.1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留针与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浸润的影响

    杨晶;张世渊;张天生;韩润霞;

    目的:研究针刺留针与否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浸润及神经组织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留针组及针刺不留针组。针刺留针组在造模后2 h、24 h针刺三阴交、内关、人中,留针30 min;针刺不留针组针刺时间、穴位与针刺留针组相同,针刺后即起针。造模48 h后,取脑固定后行HE染色,比较各组大鼠浸润白细胞计数和神经组织缺血程度。结果:针刺留针组与针刺不留针组浸润白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组织缺血程度较模型组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留针组与针刺不留针组脑组织中浸润白细胞数及神经组织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坏死周边区的白细胞浸润,减轻神经细胞缺血程度。

    2012年02期 v.1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开窍醒脑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舒舒;龙子江;陈明;刘金林;司文文;祝浩;

    目的:观察开窍醒脑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1 w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华佗再造丸,0.72 g/kg)、开窍醒脑颗粒低(1.08 g/kg)、中(2.16 g/kg)、高(4.32 g/kg)剂量组。给药7d,末次给药后40 min向一侧的颈内动脉注入血栓栓子复制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24 h取脑组织,进行IL-1β、TNF-α、IL-6含量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开窍醒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TNF-a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6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开窍醒脑颗粒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有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炎症反应有关。

    2012年02期 v.1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埋线对癫痫大鼠急性发作潜伏期及体重的影响

    禤达科;张汉伟;张刚利;赵利军;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癫痫大鼠痫性发作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和模型组,经预处理和青霉素腹腔注射造模,观察并记录造模后90 min各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与发作级别以及实验前后6 d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①穴位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降低发作程度以及延长潜伏期(P<0.05),其中以埋线组最明显,西药组、针刺组次之,但三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西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埋线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平稳,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体重增长趋势较造模前放缓,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法可延缓癫痫大鼠的发作潜伏期、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痫作用,且可维持大鼠体重的正常增长。

    2012年02期 v.13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vWF、Ps、FIB影响的实验研究

    马寿宏;顼志兵;罗霜梅;朱勣;祈丽丽;吴祎;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血管内皮受损的保护作用。方法:5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2只,模型组13只,叶酸组13只及银杏叶组13只。参照王禄增及Wang G P等造成大鼠HHcy模型。空白对照组予1%CMC液2 mL灌胃,模型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1.5 mg/g体重灌胃,叶酸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叶酸混悬液0.06 mg/g体重灌胃,银杏叶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银杏叶混悬液0.02 mg/g体重灌胃。每日1次,然后给予正常饲料,共8 w。8 w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测定血浆vWF、FIB、Ps浓度。结果:模型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用药后叶酸组、银杏叶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BE可能通过降低HHcy血浆vWF、Ps、FIB水平,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HHcy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012年02期 v.1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世界“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大会征文

    <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和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承办的世界"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大会定于2012年11月-12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举办。大会的主题是: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新思维、新技术、新药物。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新思维、新技术、新药物"为主题,并在西方著名综合大学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旨在推动中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相结合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促进基于传统中医药学

    2012年02期 v.13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药制剂工程与技术

  • 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李宝霞;董双涛;霍乃蕊;

    目的:采用浸提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聚合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聚合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聚合草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百分含量为3.01%。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确实可行,适合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2012年02期 v.1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测定金钱利胆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

    张府君;程永杰;杨兴鑫;李晓妮;

    目的:建立金钱利胆丸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ODS C18分析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丹酚酸B在0.126 8μg/mL~2.5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6.5%,RSD=1%(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适用于金钱利胆丸的质量控制。

    2012年02期 v.1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鉴别西咪替丁有效A晶型

    张英;陈煜;刘建祯;

    目的:建立西咪替丁A晶型样本近红外光谱分析(NIR)快速鉴别方法。方法:建立西咪替丁近红外A晶型一致性检验模型,快速鉴别A晶型西咪替丁。结果:通过X射线衍射法验证,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光谱特征确与A晶型的特征一致。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区分不同生物活性的西咪替丁晶型,为西咪替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13 43-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合草叶蛋白的酸化加热法提取工艺研究

    董双涛;李宝霞;霍乃蕊;

    目的:确立酸加热法提取聚合草中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聚合草叶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依次为pH>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当加热时间为7 min,加热温度为90℃,盐酸调pH值为1.5时,叶蛋白的提取率为1.36%,叶蛋白的沉淀率为51.70%。结论:酸加热法提取工艺效果较好、得率较高,可有效提取聚合草中的叶蛋白。

    2012年02期 v.13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与经验

  • 基于流行学研究的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症状频次统计

    刘宁;郭蕾;何珊;王玉璧;张国萍;张昱;

    运用流行学调查方法对太原市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大样本的量表调查,基于"病证结合"原则下进行症状的频次统计,确定条目池,以便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012年02期 v.1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补气生血精胶囊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扩大样本临床研究

    李聚林;冯五金;

    目的: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补气生血精胶囊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方法:将30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口服补气生血精胶囊),对照组100例(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疗程均为30 d。结果:共完成临床研究290例,10例脱落。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抑制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抑制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生血精胶囊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12年02期 v.13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脑基底节区出血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李圣云;吉宏明;郭建忠;药智婷;田康康;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基底节区出血后肢体运动障碍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 ADL指数等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结合针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后肢体运动障碍可提高其疗效。

    2012年02期 v.1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部六病整体气血论略述

    刘敬虾;姚博;马文辉;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创立的新型的中医理论。其中包括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和局部证治观三部分。整体气血论之溢脉、聚脉、紊脉、覆脉有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在临证中亦多有奇验。

    2012年02期 v.1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银质针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痛78例疗效观察

    杨云霞;董兆德;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臀上皮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8例病例均根据臀上皮神经走行区域的压痛点分布,采用密集性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结果:78例病例治疗后一次性治愈48例,二次治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6%。结论:银质针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12年02期 v.1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

    郭鑫;何丽清;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病理诊断又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由于其血管持续处于高糖状态下而产生各种微血管病变,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外基质增多、系膜区扩张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弥漫性肾小球间与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

    2012年02期 v.13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蒋冬杰;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每日2次,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日2次,疗程均为7 d~14 d。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1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9%。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临床疗效优于美洛西林钠。

    2012年02期 v.13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麻醉术前评估与麻醉选择

    陈传昺;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术前麻醉评估及麻醉选择。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高龄患者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例麻醉处理恰当,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围术期无1例因麻醉因素死亡。结论:术前对高龄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个体化原则灵活选取麻醉方法,确保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2012年02期 v.1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疗效观察

    王华杰;苏醒;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治疗,治疗2 w后观察腹痛、膀胱压、肠鸣音、血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血钙、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膀胱压、血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血钙、血糖下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2年02期 v.1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黄虫丸临床应用心得

    张云萍;

    <正>大黄虫丸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十二味药物组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第六》云":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2012年02期 v.1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讲座与综述

  • 人参、五灵脂配伍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展望

    樊东升;曹学东;马小娟;徐捷;

    <正>"十八反"、"十九畏"分属于七情中的"相反"和"相恶",他们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来被普遍认可的配伍禁忌。人参与五灵脂的配伍作为十九畏的典型,虽然一直具有"配伍禁忌"的尴尬身份,但同时也是历代医家攻克疑难病症的利器。从众多古代医书典籍和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参、五灵脂配伍非但没有出现"相恶"效应,在用于治疗胸痹、胃痛、癌肿和妇科痛经、癥瘕等疾病时还

    2012年02期 v.1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探索医学生培养发展的方向

    尹雪如;

    近30年来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成就显著,然而医患关系矛盾却日益突出。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培养和发展将对医患关系的未来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从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改善医患关系的措施等方面分析探索医学生培养发展方向,为全面培养医学生从而提高和改进医患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讨论。

    2012年02期 v.1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摄精泄浊,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探讨

    孙茹;陈筱云;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和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DN一旦发展至临床阶段,治疗是非常棘手的,因此,DN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关注。导师陈筱云根据DN的病机特点,应用"摄精泄浊,化瘀解毒"法干预并治疗DN早期阶段,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2年02期 v.1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制首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高淑红;苏珍枝;肖学凤;

    制何首乌为何首乌的炮制品,近年研究显示其主要含有蒽醌类、黄酮类、二苯乙烯苷类、磷脂类、多糖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炎、降血脂、降糖、保肝、保护神经等作用。这些研究为制首乌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2012年02期 v.13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