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药:文化与科学

  • 医相相通

    曲进;

    科学使人们把任何特定的事物或对象拆分开来,愈分愈微,而艺术却让我们了解这些事务或对象在细微之处又如何组装起来。中医药学方法把科学和艺术完美地圆融于一体,这令我们感到非常的惊奇!

    2011年04期 v.1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封面:理论中医学图说

实验中医药学

  • 通络益肾温阳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董正华;赵雪莲;赵延红;李小会;杨轶;曾福海;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温阳方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9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51只采用左侧单肾切除术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7只大鼠分为病理对照组(16只)、中药治疗组(16只)、洛汀新+糖适平西药治疗组(15只),给药10 w。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情况,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并行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改善,体重显著增加(P<0.01);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P<0.01);肾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通络益肾温阳方对DN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011年04期 v.12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三种常用中药注射液的过敏性研究

    王增仙;武敏霞;高萧枫;李艳丽;王明军;李平;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皮肤被动过敏试验(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以上3种注射液进行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结果: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双黄连注射液有过敏反应;清开灵注射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出现过敏反应,其他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主动过敏试验双黄连注射液有4只动物过敏反应弱阳性,清开灵注射液高剂量组有1只动物过敏反应弱阳性。结论:对于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2种注射液而言,临床用药前均应做皮肤被动过敏试验。

    2011年04期 v.1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真地鳖对兔骨折断端局部骨密度的影响

    李慧丽;吕程云;

    目的:观察中华真地鳖对兔桡骨骨折断端局部骨密度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12只给予中华真地鳖药液灌胃。术后第15天、第30天、第60天每组随机取4只兔子处死后取出前臂尺桡骨,行X线摄片、骨密度测量及HE染色检查。结果:术后第15天、第30天时,实验组大白兔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摄片以及HE染色检查示实验组大白兔骨折断端生长良好,骨小梁及骨基质的形成均早于对照组。结论:中华真地鳖能加快骨折愈合过程。

    2011年04期 v.1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中药制剂工程与技术

  • 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含量的测定

    高丽;聂中标;尚彩玲;王永辉;李艳彦;周然;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edde显色法,在550 nm波长处进行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以雷公藤甲素计)在7.8μg/mL~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6%,RSD为2.40%(n=6);江西产雷公藤总二萜内酯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变化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2011年04期 v.1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瑞香狼毒显微特征鉴别研究

    安志强;张朔生;侯媛芳;

    目的:对瑞香狼毒药材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研究。方法:显微鉴别法观察瑞香狼毒的根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瑞香狼毒的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带形成。结论:该显微特征可以用于瑞香狼毒组织鉴别。

    2011年04期 v.12 13-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HPLC测定养血固冲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李秀红;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固冲丸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在10μg/mL~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RSD为2.4%,n=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养血固冲丸的质量控制。

    2011年04期 v.12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交试验法优选犬问荆山奈素提取中水解条件的研究

    刘计权;谢树莲;尹晓琴;苏志兰;

    目的:优选犬问荆山奈素提取中的水解条件。方法:以山奈素含量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加盐酸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山奈素提取的水解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山奈素提取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加盐酸2.5 mL、60℃水解30 min。结论:优选得到山奈素提取的水解条件稳定、合理。

    2011年04期 v.1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花黄色素对氧自由基引起人红细胞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周璐;王媛凯;张立伟;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红花黄色素B(SY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制备人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模型,研究HSYA和SYB对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2-.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膜流动性下降。而红细胞膜经过一定量的HSYA和SYB预处理后,膜流动性提高。结论:HSYA和SYB对氧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1年04期 v.1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与经验

  • 532nm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疗效观察

    于彬科;段灵霞;王金平;杨维刚;赵莉;

    目的:观察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联合中药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2眼)两组,分别采用532 nm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和单纯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并从视力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区水肿消退的情况。结果:中药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底黄斑区水肿的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斑区网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术。

    2011年04期 v.1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温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及对PGF、PGE2影响的研究

    王琪;

    目的:通过观察温痛汤治疗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PGE2的变化,探讨其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温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GF2α、PGE2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PGF2α、PGE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温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PD临床疗效较好,其机理可能与下调血清PGF2α、PGE2有关。

    2011年04期 v.1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21例疗效观察

    成建华;梁葆朱;穆俊霞;郭斌;

    目的:观察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多萘哌齐片(安理申)治疗,治疗组21例给予口服益智汤治疗,6 w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1年04期 v.1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脾胃论治失眠治验

    高建荣;

    <正>失眠,是指经常性地不能够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点,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中反复苏醒,或早醒不能够再睡,甚至彻夜不能入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

    2011年04期 v.1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汪逢春治关格医案二则赏析

    赵艳;孙晓光;彭建中;

    关格是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以小便不通为关,呕吐不止为格,该证多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成,以浊邪壅滞三焦、气化功能不得升降为主要病理改变。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治疗杂病注重调畅气机,认为气机升降有序是人体气血调畅、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擅于使用多种理气药物如厚朴、苦杏仁、枳壳、白蒺藜、荷叶、旋覆花、沉香、枇杷叶、煨葛根、升麻等,其治疗关格亦以调畅气机为重点,治法严谨,组方灵活。

    2011年04期 v.1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3例疗效观察

    高拴英;

    目的:观察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3例患者根据年龄的不同、体质的差异、病因的不同均采用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年老体弱的患者牵引重量要轻,按摩手法力度要小,针刺强度也要小;年轻体壮的患者牵引重量相对要重,按摩手法力度相对要大,针刺强度亦要大。结果2:13例病例治疗后175例痊愈3,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9.1%。结论: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4期 v.12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湿温治验一则

    苗建英;郭萍;陈家礼;

    <正>陈家礼教授系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有幸跟师学习,并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曾收治1例发热患者,家属多方延请中西医专家检查会诊,反复治疗不愈,遂建议延请我师陈老诊治。陈老从湿温辨证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2011年04期 v.1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五金教授六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

    李聚林;冯五金;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目前由于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西医药虽能暂时缓解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导师冯五金教授在精研中医名著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治疗FD六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2011年04期 v.12 37-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136例临床观察

    徐晓明;

    目的:观察针刺、局部热敷和内服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病例均采用针刺、局部热敷和内服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136例病例治疗后痊愈88例,显效36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33%。结论:针刺、局部热敷和内服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原性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04期 v.1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肺脾湿热证40例临床研究

    尤德明;张国梁;张颖;王海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甘露消毒丹颗粒剂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总有效率,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体温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疱疹和(或)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显著。

    2011年04期 v.1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恢复的疗效

    王格红;郑世江;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恢复的疗效。方法:48例病例均采用小针刀松解病变椎体的棘突及夹脊穴并配合牵引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48例病例治疗后疗效为优17例,良21例,可5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9.58%。结论: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在生物力学方面对颈椎病动力平衡失调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2011年04期 v.12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辨证治疗

    门学民;门九章;

    <正>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日趋增高,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1]。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因素为高血脂、高血压及血液高凝集状态等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内膜下脂质沉积、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终导致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因此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遍及全身动脉及心、脑、肾等脏器[2-3]。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变部位主要在髂股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股腘动脉,下肢动脉在本病中比例最高。

    2011年04期 v.12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天麻胶囊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50例疗效观察

    郭丽;贾凤兰;

    目的:观察加味天麻胶囊治疗椎间盘膨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膨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物理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口服加味天麻胶囊治疗,共治疗30 d,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天麻胶囊治疗腰椎间盘膨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1年04期 v.1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肺胀、肺痿体会

    张文伟;曹雅丽;

    <正>肺胀系中医病名,相当于西医阻塞性肺气肿和部分肺心病,由多种慢性肺、支气管疾患发展而成,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每年冬春季节因本病合并急性感染而就诊者甚多。肺痿也系中医病名,多由肺痈、肺痨等多种慢性疾患晚期演变而成,相当于西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该病发病日趋增多,且病程短,死亡率高。

    2011年04期 v.1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0例疗效观察

    许建敏;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治疗均以疏肝健脾为主,方选痛泻要方、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70例,显效112例,有效13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1年04期 v.12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疗效观察

    张晓丽;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均采用自拟中药治疗。结果:50例病例治疗后全部治愈。20例从此绝经,另30例跟踪1年,其中20例分别于5个月、8个月后再次来潮,其后绝经,10例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结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04期 v.1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毒宁、炎琥宁、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外感风热证疗效比较

    杨步流;

    目的:比较热毒宁、炎琥宁、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外感风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外感风热证病例随机分为热毒宁组、炎琥宁组、利巴韦林组3组,每组5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炎琥宁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热毒宁组与炎琥宁组疗效及72 h退热率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退热时间方面,热毒宁组优于炎琥宁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的退热效果优于炎琥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

    2011年04期 v.12 5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现代生物医学

  • TLR4及TAK1表达与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机制相关性研究

    殷建瑞;谢富华;解龙昌;高聪;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TLR4)及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激酶1(TAK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反应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NIHSS评分、脑梗死灶容积计算及血清TLR4及TAK1的含量检测,分析梗死灶容积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CRP水平、白细胞计数、NIHSS评分、梗死灶容积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整个发病过程中血清中TLR4与TAK1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以疾病发病高峰期最明显;脑梗死灶容积与糖尿病史、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NIHSS评分有相关性,其中TLR4与脑梗死灶容积有独立相关性。结论:TLR4及TAK1可能主要是通过介导炎性反应在脑梗死中发挥作用,其中TLR4与脑梗死容积有独立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的治疗靶点。

    2011年04期 v.1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

    麻晓玲;张延丽;

    目的:通过对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现状,探讨剖宫产术后影响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因素,用以指导临床工作,为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302名初产妇进行调查,通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中文版)》评估产妇的自我效能,比较阴道分娩产妇与剖宫产产妇是否存在差异。同时通过自行设计的产妇产后情况调查表,分析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因素。结果:①正常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分值为(108.94±17.86)分,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分值为(92.81±18.42)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剖宫产产妇食欲、自认为乳汁不足、睡眠时间与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相关性。结论: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低于阴道分娩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食欲的好坏、自认为乳汁不足及睡眠时间。

    2011年04期 v.1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血脂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58例临床观察

    霍乃萍;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治疗后4 w及8 w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和肌酸激酶2次,并进行血脂测定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血脂康,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疗效好,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2011年04期 v.12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7641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张文侠;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域妇女病发病及流行情况,为妇女病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8年-2010年7 641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 641例受检者中4 159例妇女患有妇科病,患病率为54.43%。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宫颈疾病、阴道炎、乳腺疾病、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结论:妇女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抓好妇女病普查能有效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

    2011年04期 v.12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

    李兆芳;王军;卢超;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方法:对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者行常规超声及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并计算EF、E/A、二尖瓣环处心内膜面Vs、Ve和Va峰、Ve/Va。结果:高血压组Vs值、E/A、Ve/V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敏感性较高,可以早期发现心脏功能异常。

    2011年04期 v.1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04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回顾性分析

    贾玉倩;王晓颖;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6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并进行HPV-DNA检测及宫颈活检的1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病例平均年龄37.5岁,HPV(+)60例,HPV(-)44例,阳性率为57.69%。病理检查结果正常的38例中,HPV(+)11例,HPV(-)27例。病理检查结果异常的66例中,HPV(+)49例,HPV(-)17例;CINⅠ25例,检出HPV(+)14例;CINⅡ14例,HPV(+)11例;CINⅢ10例,HPV(+)9例;宫颈癌6例,HPV(+)6例;尖锐湿疣11例,HPV(+)9例,阳性率分别为28.95%、56%、78.57%、90%、100%、81.81%。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CINⅠ宫颈癌宫颈病变组中,HPV阳性感染率逐步升高。

    2011年04期 v.1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异常子宫出血357例临床病理分析

    郭小飞;

    目的:探讨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依据。方法:对357例异常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接近正常子宫内膜占53.2%,功能性子宫出血占30.7%,器质性病变导致出血占16.1%。结论:异常子宫出血应根据临床病史、B超检测、血HCG检测、诊断性刮宫及病理学检查作出合理的诊断。

    2011年04期 v.12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讲座与综述

  • 老年期痴呆证候研究述评

    郭蕾;张俊龙;王永炎;

    分析老年期痴呆证候研究中存在的命名、分型、诊断等不规范现象,探讨可行的研究思路。证候命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证候名称中所包含的要素不一致和普遍存在"异字(词)同义"现象。证候分型不规范表现为分型数量及内容大相径庭,病机认识各有千秋。证候诊断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相同证候名称下的症状内容和排序不一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分期分证"、"病证结合"的原则是解决证候命名混乱、实现老年期痴呆证候分型化规范、促使证候诊断标准达到统一的可行途径。此外,现代医学所认识到的许多疾病的特异性症状也可纳入到中医证候学体系中。

    2011年04期 v.1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近况

    闫京宁;

    <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既往称为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见的有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和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1]。该病在古代文献中没有专病论述,而散见于腹痛、痛经、不孕、癥瘕、带下、崩漏等病证中,起病缓慢,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04期 v.1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明星;任剑锋;陈峰;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理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概括以肾虚为主,而西医学则将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失衡作为其基本的病理机制。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采取单味及复方中药治疗,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偏向于开展多靶点联合用药方案,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少单纯服用西药导致的副作用,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向。

    2011年04期 v.1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