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介绍

医史文献

  • 陈修园医易思想研究

    陈建仁;

    清代名医陈修园"半治举子业,半事刀圭家",对五经之首的《周易》极为熟悉。在论述医理时结合易理进行阐述,在中医阴阳理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医易结合的特色。

    2010年02期 v.11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述经学思维对中医的影响

    武燕洁;焦振廉;

    <正>经学是相对于儒经而言的。一般认为,儒家经典发端于孔子整理的早期典籍,如《诗》、《书》、《礼》、《乐》、《周易》及《春秋》,即所谓孔子删定《六经》,此即标志着经学的形成。此后的经学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的主体,不仅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中国学术中最大的一门专学。由于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读书人鲜有

    2010年02期 v.1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国志·华佗传》中表示病愈词的探讨

    史慧超;

    以《三国志.华佗传》中表示病愈词为描写对象,在静态描写的基础上,结合《三国志》以前出现的医学著作和一些其他性质的文献,进一步考察《三国志.华佗传》中表示病愈的词在上古到中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探讨其中的一些规律。

    2010年02期 v.11 7-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文化与科学

  • 闻,知声也

    曲进;

    ●科学使人们把任何特定的事物或对象拆分开来,愈分愈微,而艺术却让我们了解这些事务或对象在细微之处又如何组装起来。中医药学方法把科学和艺术完美地圆融于一体,这令我们感到非常的惊奇!

    2010年02期 v.1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中医药学

  • HBDH/LDH比值变化与针刺对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关系的研究

    田岳凤;李雷勇;王军;袁叶;张斌仁;王旭;

    目的:观察HBDH/LDH比值及LDH、HBDH活性变化与针刺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间的关系。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针刺合谷对照组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3个针刺穴位组分别于电针刺大鼠内关穴、郄门穴或合谷穴2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次电针刺上述穴位20 min,松扎,恢复冠脉灌流。假手术组于穿线后100 min、模型组和各针刺穴位组于再灌注后60 min,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观察HBDH/LDH比值及LDH、HBDH活性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BDH、LDH活性及HBDH/LDH比值在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均显著升高;针刺心包经穴(内关、郄门)组HBDH、LDH活性及HBDH/LDH比值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2010年02期 v.1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栀黄颗粒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兔模型的影响

    孟动玲;门九章;

    目的:探讨复方栀黄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用健康兔口腔黏膜匀浆作抗原制备兔ROU模型。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旋咪唑组、复方栀黄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复方栀黄颗粒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复方栀黄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6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均造模。以健康家兔的口腔黏膜组织匀浆为抗原进行免疫注射制作家兔复发性口腔溃疡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给药,疗程为15 d。给药期间定时观测动物口腔溃疡情况,末次给药后分别从家兔耳缘静脉采血(4 mL)并检测血中抗口腔黏膜抗体滴度,然后在麻醉下取血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旋咪唑组与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能提高CD4/CD8的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旋咪唑组能够提高CD4细胞数量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不仅能提高CD4细胞数量的水平,还可降低CD8细胞数量的水平,与模型组及左旋咪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左旋咪唑组均能降低抗口腔黏膜抗体滴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栀黄颗粒治疗ROU的免疫学机理可能是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

    2010年02期 v.1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制备的实验研究

    赵蒙蒙;谢梦洲;李露丹;何军锋;王玉;

    目的:研究建立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后,用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中医血瘀证大鼠模型,从而得到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空白组和2型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作为动物实验中2型糖尿病血瘀证模型的制备方法。

    2010年02期 v.1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葛根素注射液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中NF-κB表达的影响

    李楠;黄秀蓉;邓小红;

    目的:探索葛根素(puerarin)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YZ20T眼科手术显微镜,距角膜距离为(150±3)mm照射右眼,照射时间为30 min,照度为(22 000±1 000)勒克斯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尾静脉注射葛根素,空白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7 d后取眼球,观察视网膜外核层组织形态学及检测外核层细胞数,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外核层变薄,细胞减少,细胞排列较正常组稀疏,内外节排列紊乱,分界不清;低剂量组视网膜形态有改善。空白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NF-κB阳性物质含量较多,模型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NF-κB阳性物质含量较少。各用药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NF-κB阳性物质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葛根素对手术显微镜导致的视网膜光损伤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F-κB的表达,从而拮抗细胞凋亡。

    2010年02期 v.1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与经验

  • 补肾疏肝解郁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抑郁症51例疗效观察

    邓波;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解郁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抑郁症(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51例。两组病例均服用抗炎镇痛药和对症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类风湿生命质量量表在治疗前后作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SF-36、生命质量量表、SDS评分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疏肝解郁法可减轻抑郁症状,改善RA病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A伴发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

    2010年02期 v.1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

    马红学;

    目的: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消化性溃疡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果胶铋、痢特灵和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例胃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弥补了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效果良好。

    2010年02期 v.11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林翔;王荣茂;郭元兵;石树培;修忠标;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中药组术后当天1次,以后每天2次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连服7 d。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及以后每天1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并记录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7天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股静脉血流速度,并探测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术前减慢,中药组股静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中药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很好地预防THR术后DVT形成,其临床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2010年02期 v.11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裸花紫珠片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70例临床观察

    刘宏奇;辛辉;兰叶萍;沈华;郝玉莲;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治疗组70例。全部病例均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序贯给药法,治疗组在开始服用米非司酮的同时服用裸花紫珠片,对照组不再加服其他药物。结果:两组病例在阴道出血量及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裸花紫珠片可以减少流产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持续时间,为一种很好的药物流产辅助药物。

    2010年02期 v.11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性头痛35例

    李锦恒;何民鹏;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病例均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治疗。结果:35例病例治疗后痊愈29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风池穴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李保生;时二俊;王建朝;

    目的:观察风池穴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病例均采用风池穴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60例病例经治疗后基本痊愈35例,明显进步10例,进步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风池穴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0年02期 v.1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4例疗效观察

    高渲;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显效率47%,总有效率79.4%。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73.5%,总有效率94.1%。两组病例治疗后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89例疗效观察

    李潮英;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32例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43例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189例采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8%,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6%,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名方妙用治沉疴

    冀平光;

    <正>中医药文献博大精深,中医药古典医籍方剂浩如烟海,然而其中的经典名方如万花中之奇葩,历尽数千载仍芳容依然,广为流传,深得广大医务人员信赖。笔者于临床中使用中医药经典名方治疗一些难治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支气管炎、中晚期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等每获良效,故撰写成文,以飨大家。

    2010年02期 v.1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300例疗效观察

    贾永毅;贾从心;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铋钾颗粒,治疗组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疏肝和胃汤加减分型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9.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和胃汤确为治胃良方,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5例疗效观察

    秦慧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使用常规的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退黄汤治疗,治疗1个月、2个月后,分别观察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病例的总胆红素及丙氨酚氨基转氨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消银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32例

    马红霞;陈卫卫;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病例均给予消银颗粒口服,同时配合上海希格玛有限公司生产的SS-03型窄波紫外线光疗仪进行照射治疗。结果:32例病例治疗后27例痊愈,5例好转。结论:消银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分析

    徐晓婧;杨大国;冉云;吴其恺;刘晓晖;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临床分期、并发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和中医证候学积分,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型、临床分期、并发症与预后。结果: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以血瘀血热型为主,中、晚期分别以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较为多见,5种以上并发症的患者预后与小于3种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法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复杂,虚实及毒瘀互结多见,治疗需顾护正气,肝脾同调,同时注重结合地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2010年02期 v.11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现代生物医学

  • 针织厂工人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王利华;饶惠平;林石龙;李昌松;谭锦生;高阳;刘军;汪为刚;侯枫林;

    目的:了解针织厂一线车间工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抽样选取本市25家针织厂1 280名农村务工人员作为调查组,同时选取从事其他行业的农村务工人员1 28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组中检出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204例,发病率为15.94%;对照组中检出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37例,发病率为2.89%。调查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5年以上发病率高于工作5年以下(包括5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务工人员进入针织厂一线车间工作后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几率增大,且从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尤以工作5年后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主要以上呼吸道、眼结膜和皮肤症状为主要表现。

    2010年02期 v.1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6例体会

    解俊玲;崔建国;

    目的:观察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56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均采用E-pley复位手法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42例(75.0%),改善8例(14.3%),无效6例(10.7%),复位有效率达89.3%,其疗效与Semont管石解脱法相当。结论: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而明确诊断、复位者熟练操作是成功复位的前提;助手认真配合操作,并做好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是成功复位及避免复发的保证。

    2010年02期 v.1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胃镜下射频电凝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230例疗效观察

    任顺平;郝海蓉;

    目的:观察射频电凝术对胃黏膜脱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黏膜脱垂症病例230例,并进行分类,其中轻度97例、中度105例、重度28例。采用射频电凝术治疗后分别于6个月、1年后行临床症状随访和胃镜复查。结果:射频电凝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射频电凝术治疗胃黏膜脱垂效果彻底、安全、高效、可靠,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

    2010年02期 v.1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腰俞穴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陈凯军;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俞穴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阻滞时间。方法:8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腰俞穴注入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治疗组腰俞穴注入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0.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结果: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2.5%,阻滞时间(2.2±0.8)h,治疗组麻醉优良率为97.5%,阻滞时间(5.1±1.9)h,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安全性高,阻滞时间长,适用于较大肛肠手术。

    2010年02期 v.1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师中华;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甲状腺良性肿瘤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血流频谱形态呈低阻改变;甲状腺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血流频谱形态呈高阻改变。结论: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0年02期 v.1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原瑞桐;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配合肠内营养(EN)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入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4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入住ICU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营养状况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肠外营养组比较,肠内营养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心力衰竭等概率减少(P<0.05),且住ICU时间缩短。结论: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或由肠外营养过渡为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加免疫功能,达到尽早撤机、拔管,减少各种并发症,改善预后。

    2010年02期 v.1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D-二聚体在烧伤患者血液检测中的意义

    刘丽;苗得雨;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与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烧伤面积≥30%的患者93例为烧伤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CRP、PA和血浆DD水平。结果:烧伤组血清CRP、血浆D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血清CRP、PA与血浆DD对烧伤并发症的辅助诊断、了解病情发展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2010年02期 v.1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强氧化离子水在创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王风东;周家发;李跟亮;原艳鹏;

    目的:观察强氧化离子水治疗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创面感染病例在外科清创的基础上,采用强氧化离子水原液对创面清洗加湿敷。结果:除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1例自动出院终止治疗外,其余11例均治愈。结论:强氧化离子水治疗创面感染,疗效确切、可靠,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2期 v.1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

    来利利;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除常规治疗外,予以口服顺尔宁,每天4 mg,每晚1次,共服28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及喘息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消失天数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顺尔宁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常规疗法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0年02期 v.1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5例疗效观察

    赵传亮;李迎晓;张俊忠;

    目的:观察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不同类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均采取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结果:结果优9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采取合适手术方法,术后应早期行功能康复锻炼。

    2010年02期 v.1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82例基层医院剖宫产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

    贾文丽;

    目的:回顾性分析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82例施行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成功率为100%。从临床资料可以看出,疤痕子宫剖宫产所占比例最高,占12.08%;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手术占8.24%;巨大儿剖宫产10例,占5.49%。结论:疤痕子宫、社会因素、胎儿体重的预测值不准确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2010年02期 v.11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梗死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郑朋;邱服斌;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对饮食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采取问卷回顾性调查法调查1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50例调查对象对饮食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了解水平普遍偏低,饮食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三者之间有相关性,饮食健康知识掌握越高,则态度和行为越好,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饮食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尚需掌握更多饮食健康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脑梗死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2010年02期 v.1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讲座与综述

  •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高志静;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道侵袭因素增强和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所致。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药可通过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改善局部微循环、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方式发挥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且有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防止溃疡复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2010年02期 v.1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席志鹏;周临东;谢林;

    <正>研究椎间盘退化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其与腰背痛的关系。由于很难获取人体组织,特别是正常的组织,很多学者将大鼠、小鼠、沙鼠、兔子、狗、羊、猪、山羊作为模型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模型的种类与造模方法越来越多,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椎间盘退变模型。

    2010年02期 v.1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肾脏的形体基础以及时间医学研究进展

    牛玉敏;胡剑北;封旭光;胡军平;金磊;

    <正>肾主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时间医学是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发展而来,主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自然界昼夜晨昏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而脏腑则相应地产生昼夜节律性反应[1]。随着中医学理论以及时间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中医肾的形体基础及其时间医学研究已有所进展,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2010年02期 v.1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防治妇科术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袁志强;龚瑾;

    妇科肿瘤切除术后,由于神经受到损伤,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出现功能障碍,膀胱排尿功能难以迅速恢复,往往会合并尿潴留。或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呈空虚状态,可引起膀胱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西医学常采取药物、导尿等方法,有时效果不尽如人意,易引起尿路逆行感染或尿道损伤。而中医针药并举,急则用针利湿行气,益气启闭;缓则用药清湿热、散瘀结、补脾肾、助气化,达到气化得行,则小便自利的目的。

    2010年02期 v.1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药治疗现状

    安明;丁淑华;

    <正>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属于眼底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致盲性眼底病,中医称之为"暴盲"、"视瞻昏渺"。其病因复杂,病程冗长,并发症较多,且发病较急,视力下降明显,常常导致失明,治疗较为棘手。现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

    2010年02期 v.1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封面:理论中医学图说

  • 从中医闻诊到声生物学及其诊断技术研究

    冯前进;刘润兰;

    <正>中医学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提出并且一直在临证中应用了基于生命活动所产生声音的闻诊理论和方法(传统中医学的闻诊也包括了嗅气味的内容,但这里我们只围绕闻声音进行探讨)。虽然源于西方的医学也有关于听诊的理论和方法,但其大概只限于心音、呼吸音和肠鸣音之类,远不像中医学闻诊所涉及的那样,直至现代,生物医学对生命活动与声音的相互关系以及基于生命之声的

    2010年02期 v.1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1撰稿要求1.1文稿撰写: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书写规范。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含摘要、图、表、照片及参考文献),外文字母准确运用大、小写及正、斜体。正确运用上下角标、数码和符号。1.2题名与署名:文题应简明,突出文章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词。来稿须附中英文题名,含义须一致。作者单位要写全称(中英文),并注明城市及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名称前标注相应的序号。

    2010年02期 v.1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