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药:文化与科学

  • 中医药学语言的诗性意境

    曲进;

    文化和科学是具有相对性的。戴上文化的眼镜看科学,或用科学的方法看文化,能使我们改变洞察世界的眼光和方法,而一旦有了新的眼光和方法,我们就能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2008年02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科学前沿问题

  • 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王象礼;

    通过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提出该体系从形成至今只经历了一次革命,在近现代科学(含医学)为世界主流科学的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医学虽然经历了3次大的浪潮,但并没有形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二次革命。目前中医的处境是,一方面,处于前现代化期,与现代科学相对表现为另类性、异质性、封闭性、排异性;另一方面,与新起的后现代科学之间又表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高度契合性与一致性。中医学二次革命的外部条件已届成熟,时代要求中医学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循环。由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必须先行对其体系框架进行一次大的重整建构。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重构3个体系,即"原创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1)、"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2)"与"现代中医学体系"(全称"现代中医人体生命大科学体系",简称中医学体系3)。体系1、2先行进行解构与重构,体系3是在传承体系1、2学术主体基础上的扬弃,是一种创新建构。第3体系分为中国人体生命哲学部类、理论中医学部类、基础中医学部类、应用中医学部类、中医工程技术学部类5大部类。

    2008年02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Reversing’ the Flow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alendrical Subseasonal Phases Jie Qi in Australia: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 Medical & Agricultural Lunisolar Calendar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Continued Part 1)

    Rey Tiquia;

    <正>1 Nature and Humanity are but One(天人合一)In the book of Change, the hexagram (gua卦) qian (乾) represents the sky( tian天) while kun(坤) represents the earth (di地) .Tian embodies the entire nature world. It includes the entire yu zhou space from the surface of

    2008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史文献

  • 《内经》因时制宜针灸方法探讨

    赵瑞;王洪艳;陶功定;

    《内经》有关因时制宜理论的确立,除了与对人体的认识以及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外,还与古人"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并由此指导了《内经》具体针刺法则,它主要包括依四时阴阳节律的针灸治疗法则,顺应月盈月亏的针灸治疗法则,按昼夜阴阳节律施治的针灸治疗法则。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明了因时制宜法则的科学性。

    2008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五行治则、治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侯尚燕;李如辉;

    <正>关于五行学说,尽管诸如"五行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1]之类的认定存在着人为的拔高,未免言过其实,但其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则又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当然,确认这一点,并非意味着五行学说无懈可击,因为其理论自身的种种局限,也是显而易

    2008年02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阴阳五行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张红丽;

    阳阳五行学说不是玄学,更不是伪科学。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产斗争、生活体验、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说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阴阳五行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一个证明。阴阳寒热转化和阴阳消长平衡蕴含着否定之否定规律,阴阳学说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段式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经由幼小、极盛、衰亡三个阶段。

    2008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千金方》妇人病论治探微

    王青;董鹂芸;

    <正>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尊称为"药王",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人统称为《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孙思邈对妇人病尤为重视,将"妇人方"三卷列于《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并在该书序例中说

    2008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中医药学

  • 远志对双侧海马注射ApoE4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李新毅;郭锋;崔丽霞;穆俊霞;

    目的:探讨远志对双侧海马注射apoE4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oE4组和远志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联合使用apoE4双侧注射海马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各组动物以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为学习记忆能力评价指标。结果:ApoE4组和远志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远志组与apoE4组比较,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远志能改善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联合使用apoE4双侧注射海马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2008年0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红景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燕清;李丽;杨发明;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er雄性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VD模型。术后红景天组给予红景天5g(/kg·d)、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20m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各项指标及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水迷宫数据、海马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组及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可以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大鼠大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2008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牛蒡根粉减肥、降血脂功效实验研究

    于垚;康廷国;王冰;韩荣春;李慧婷;

    目的:观察牛蒡根粉减肥、降血脂的功效。方法:利用高脂营养饲料建立小鼠营养性肥胖模型,对小鼠生化指标、体重、生殖器周围脂肪重量进行测量。结果:牛蒡根粉对营养性肥胖模型小鼠的体重和生殖器周围脂肪重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小鼠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结论:牛蒡根粉有良好的减肥、降血脂功效。

    2008年02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嗽宁口服液抗炎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郭凯;王雪峰;宋铁玎;

    目的:观察嗽宁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植入脱脂棉球、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制作大鼠炎症模型,皮下注射酵母菌制作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嗽宁口服液对炎症大鼠肉芽干重、足跖厚度及体温的影响。结果:嗽宁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大鼠肉芽组织干重、足跖厚度及体温。结论:嗽宁口服液有一定的抗炎、解热作用。

    2008年0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百会、水沟穴对脑缺血大鼠抗心磷脂抗体含量的影响

    刘建涛;黎敏燕;冯玲媚;谢敏;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对脑缺血大鼠抗心磷脂抗体(ACA)含量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组每天针刺百会、水沟穴。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第1d、第3d、第7d、第14d采用酶免法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针刺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第1d、第3d、第7dIgG型AC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第14d接近正常组(P>0.05)。针刺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第1d、第3d、第7d、第14dIgM型AC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对脑缺血大鼠血清IgG型、IgM型ACA的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2008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清肠败毒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组织NF-κB水平的影响

    张娜;马华;

    目的:观察中药清肠败毒饮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给予清肠败毒饮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14d后处死,观察结肠黏膜形态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清肠败毒饮可显著改善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病变,降低NF-κB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败毒饮能减轻实验性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NF-κB表达水平有关。

    2008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与经验

  • 自拟固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许慧玲;尹俊芳;叶松;

    目的:观察自拟固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谷参肠安胶囊和谷维素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自拟固肠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固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8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50例疗效观察

    洪岩;田宏;洪霞;欧静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重症、极重症乙脑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西医治疗均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组急性期行中药灌肠疗法,对照组采用中药鼻饲,恢复期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以及营养支持。结果:治疗组极期症状改善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在防止窒息,纠正呼衰,防止消化道出血,腹胀,肺不张,肺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8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王锋;林均馨;王松;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冰硝散外敷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83例病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治疗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患肢外敷冰硝散,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患肢外敷冰硝散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008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涌泉穴治疗临床急症48例临床观察

    李智;

    目的:观察针刺涌泉穴治疗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临床急症病例中癫痫大发作15例,癔病性失语12例,小儿高热惊厥14例,均采取针刺涌泉穴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1次即取效,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涌泉穴治疗临床急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8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宗歧治疗乳腺癌经验初探

    张勇;

    张宗歧主任强调中医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医治疗可以贯穿乳腺癌治疗的全过程,并主张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突出分型论治、科学选方用药,顾护中焦脾胃,通过疏肝益肾、调补冲任、调和阴阳来调节内分泌功能。对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有着明显疗效,对减轻乳腺癌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2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16例临床观察

    宋健;刘星;宋会臻;

    <正>不安腿综合征于1944年首先由Ekbom所描述,故又称为Ekbom综合征。大部分病人在夜间卧床后发病,活动后症状减轻,在踝膝二关节后侧深部组织(少数可累及大腿,很少累及上肢)感觉一种如酸痛、困胀、沉紧、针刺、蚁走、发麻等

    2008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九针治疗面瘫60例临床观察

    高山;田文海;

    目的:观察新九针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锋勾针、细火针等新九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九针治疗面瘫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8年02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茱萸与冰硼散外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30例

    陈晓红;

    目的:观察吴茱萸与冰硼散外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病例均采用吴茱萸敷足心配合口腔外用冰硼散治疗。结果:30例病例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吴茱萸敷足心配合口腔外用冰硼散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疗程短,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08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心通治疗心脏X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

    刘维君;王作顺;

    <正>心脏X综合征是指具有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显示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一组综合征。其治疗主要体现在心绞痛症状的缓解上。近年来我们采用脑心通治疗心脏X综合征患者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008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止眩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

    潘琪;王轩;

    目的:观察自拟止眩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自拟方止眩饮治疗。结果:76例病例治疗后显效5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自拟止眩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8年02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现代生物医学

  • 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方法

    白向东;张燕忠;冯变喜;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原代培养、传代扩增、鉴定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产妇分娩的脐带动静脉,ROSS法(即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混合血管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免疫组化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原代细胞及经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呈现内皮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混合生长的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示内皮细胞Ⅷ因子、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呈阳性反应。细胞经3次~5次传代,数量可增殖达到8×106~10×106。结论:使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可获得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混合体,细胞经体外联合培养、传代可以达到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所需的数量。

    2008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供体脾细胞后神经移植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张建;刘强;吴斗;

    目的:通过尾静脉预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供体脾细胞后进行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观察免疫排斥过程中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自体神经移植组(自体移植组、A组)、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移植组、B组)、尾静脉预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供体脾细胞后进行异体神经移植组(后行移植组、C组)。分别在移植术后第3d、第7d、第14d、第28d,用荧光标记CD4、CD8单抗作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百分数和CD4/CD8比值。结果:与A组比较,第7d,B组和C组小鼠外周血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增高(P<0.05,P<0.01);第14d,B组小鼠外周血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P<0.01),C组小鼠外周血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第28d,B组和C组小鼠外周血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紫外线照射供体特异性抗原可以有效地诱发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2008年0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赵文慧;韩德五;苗宇船;张晓艳;吕娴;李炳蔚;赵元昌;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饱和脂肪酸组(饱和组),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LP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脂肪变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饱和组血浆LPS、血清FFA、肝匀浆TNF-α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且血浆LPS含量与血清FFA、肝匀浆TNF-α及MDA含量分别成正相关。结论:LPS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乃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演变。

    2008年02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分析

    李旭明;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病例均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治疗。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优25例,良3例,无效22例。结论: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选择。

    2008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奇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振国;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山茛菪碱联合使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塞肟钠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发热消退、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缓解、肺部固定湿口罗音消失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08年02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讲座与综述

  • 中药毒性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减毒方法

    贾巧玲;

    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有中药品种误用、名称相似的中药互相代替、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盲目使用"偏方、单方、验方"、方剂配伍不当、非药用部位的掺入、不注意用药个体差异等,针对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其解毒的方法有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延长煎煮时间、辨证用药及慎用"偏方、单方、验方"等。明确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掌握减毒方法,树立科学的中药毒性观念,既不能盲目相信中药无毒,也不能夸大中药毒性。在临床运用中药时,要注意将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据患者体质强弱用药,中病即止,严格掌握用法及禁忌。

    2008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张小亮;王旭;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还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它参与了糖尿病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针对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中医药改善胰岛素抵抗包括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中药复方治疗、针灸治疗等。中医中药整体性、多层次、多靶点调节的优势,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008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

    沈晓亚;谈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以痛经或慢性盆腔痛、不育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和复发性,呈现恶性临床行为。中医将其归属于"痛经"、"月经不调"、"疒微瘕"等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中医治疗,其副作用小,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不仅减少了西药治疗剂量大,副作用多,复发率高的弊端,同时弥补了中药治疗见效慢的不足。

    2008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保守治疗机理的研究探讨

    孙惠霞;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中医称为"眩晕",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使椎动脉Ⅱ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后至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或刺激,致使血管狭窄、迂曲或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颈部不适、旋颈时症状加重为主要表现。

    2008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封面:现代中医学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