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欢;刘星;
殷周时期的“天人合一”观,以神学为特质,以巫为载体,其本源在于远古巫师的“通神灵、接祖先”这一观念在医疗活动中得以体现,因此人类早期的医学具有鲜明的巫医特征并发轫了中医学的理性思维。
2005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海霞;2005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凤仙;2005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蓉;张文平;2005年04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田岳凤;李雷勇;靳聪妮;王军;王荣;郝重耀;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以及相互关系的影响。方法: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min,松扎,恢复灌流60min,取静脉血4ml,分离血浆,观察NO、ET、ET/NO的变化。结果:针刺心包经穴组血浆ET、NO含量变化明显,ET/NO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使体内ET含量降低,NO含量增高,纠正ET/NO平衡失调,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有效地保护了心肌细胞。
2005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刘希飒;吴林彬;冯玛莉;裴小静;
目的:观察麻桂解表颗粒的退热作用。方法:用2,4-二硝基苯酚和大肠杆菌内毒素分别制成发热大鼠模型各40只。每种模型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阿斯匹林和麻桂解表颗粒低、中、高剂量,记录发热大鼠不同时间的体温。结果:麻桂解表颗粒低、中、高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发热大鼠模型的体温。结论:麻桂解表颗粒对化学性致热、内毒素致热大鼠均有明显退热作用,随剂量增加,起效时间缩短。
2005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宝迎;张波;索玉平;
目的:系统观察中药复方(compoundherbalmedicinalprescription,CHMP)对顺铂(DDP)模型小鼠的造血系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CHMP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抗化疗骨髓抑制作用机理。方法:给小鼠(BALB/c)腹腔注射DDP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制备脾细胞,MTT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碳粒廓清法测定小鼠单核细胞的吞噬指数。结果:大剂量的DDP可使小鼠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NK细胞杀伤活性、(CD4+T)/(CD8+T)比值降低、体重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CHMP1、CHMP2具有明显抵抗DDP副反应的作用。并可提高廓清指数K值,CHMP1的上述作用优于CHMP2。结论:CHMP对化疗药物DDP有减毒作用,保护机体,减免化疗引起的损伤。对免疫抑制小鼠和正常小鼠均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2005年04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仲英;李香兰;卫九菊;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麻醉大鼠心功能和颈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同步动态记录动脉血压、II导心电图、心室最大收缩功能、心室最大舒张功能、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马齿苋总黄酮2.25mg/100g、4.50mg/100g、9.00mg/100g分别静脉给药,给药后5min开始起效,0.5h~1h达高峰,可持续2h~4h。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马齿苋总黄酮剂量依赖性增强心功能,升高血压,但对心率几乎无影响。
2005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熊冬梅;2005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琬芳;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汤孕前干预预防小鼠的豚鼠巨细胞病毒(GPCMV)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小鼠80只,接种病毒,7d以后检测小鼠血中的GPCMV,选择阳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黄芪组和空白组,每组30只。黄芪组给予黄芪灌胃,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4d后比较两组血中GPCMV转阴率。然后将第一阶段实验的两组小鼠血中GPCMV转为阴性小鼠作为观察组,GPCMV仍为阳性的作为对照组进行第二阶段实验,两组小鼠受孕后分别观察孕鼠一般情况及胎仔生长发育情况。结果:黄芪组和空白组血液转阴率分别为80%和4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鼠的活胎率分别为97%和65.6%(P<0.01)。结论:复方黄芪汤可孕前干预预防豚鼠巨细胞病毒,降低出生缺陷。
2005年04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秋君;席景华;薛丽;
目的:比较氟哌酸伍用三金片与氟哌酸、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4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在32岁±8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氟哌酸伍三金片组用氟哌酸200mg,每日3次;三金片3片,每日3次,疗程10.4d±2.5d。氟哌酸组用氟哌酸200mg,每日3次,疗程11d±2.5d。氧氟沙星组用氧氟沙星100mg,每日3次,疗程10d±2d。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4%和71%(P<0.05);致病菌总清除率分别为87%、50%、90%(P<0.05);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氧氟沙星组较高。结论:氟哌酸和三金片伍用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费用低。
2005年04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双全;刘全海;
目的:观察中医化湿解毒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方法:治疗组口服化湿解毒清肝膏,疗程52w。分析血清HBV免疫标志物(HBVM)及HBVDNA的治疗应答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eAg/抗HBe转换率为42.3%,HBVDNA阴转率为47.4%。治疗后12w,HbeAg/抗HBe的持续转换率为100%,HBVDNA持续阴转率为94.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湿解毒法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明显,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持久性。
2005年04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晶;张剑宇;
目的:观察清解口服液对风热型感冒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观察中医证候改善和体温变化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清解口服液组对中医证候改善的愈显率为73.73%,有效率89.0%;双黄连口服液组愈显率60.16%,有效率75.4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变化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清解口服液组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解口服液治疗风热型感冒疗效确切。
2005年0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侯天萍;越爱莲;雷英丽;2005年04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佩胜;刘剑波;刘尚莹;
目的:观察攻坚汤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86例分为攻坚汤组和对照组,对比并观察攻坚汤治疗1个月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的变化。结果:攻坚汤组患者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常规检查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结论:攻坚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疗效。
2005年04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彤;2005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勇;夏桂成;2005年04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武丽;李锦艳;郝彩虹;2005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宇宁;白兆芝;2005年04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平;魏云;2005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元柱;2005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世钦;2005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靳成芳;2005年04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改花;2005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甦;2005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李万仙;2005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新宇;王春英;2005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明霞;2005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丰产;2005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长旭;2005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江华;2005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小进;2005年04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福梅;2005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大羽;
目的:探讨氧化铝尘肺合并结核感染的X线特点。方法:所有病例均摄有正、侧位胸片,其中CT摄影14例,高仟伏摄影29例,断层摄影10例。结果:根据其X线形态表现分为四型:①尘肺结核型:在胸部X线上各自仍保持原有病变特征,极易区分,抗痨治疗疗效好,预后满意。②尘肺结核结节型:短期X线观察形态有变化,病情进展快,早期颇易误诊为肺转移瘤及肺泡细胞癌。③尘肺结核空洞型:在同一病人不同时期胸片可呈不同类型。同一胸片不同时期发生的多个空洞,类型亦有不同。④尘肺结核融合团块型:由于尘肺与结核病变的交融,所形成的尘肺结核融合团块促使Ⅲ期尘肺典型的所谓“八字形”形态丧失,X线上所见为形态各异的大阴影,临床短期内影像学观察往往会误诊。结论:尘肺合并结核感染胸部X线表现错综复杂,尘肺病变与结核病变结合紧密,互相交融,各自失去原有病变影像学特征。临床上应仔细观察分析病人胸片的动态演变过程,同时采用其它多种检查手段,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2005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树峰;2005年0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柴辉;2005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阜珍;
目的:对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及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11例患者的X线片检查,其中有6例行CT检查。结果: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骨干远端与近端的广泛性虫蚀样、囊样膨胀,中心型与偏心型,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结论: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主要以溶骨性骨破坏、偏心性生长,形成较大软组织肿块为特点,最后确诊需要病理、临床、影像三者结合。
2005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瑞丽;冯艳慧;司小东;曹静;2005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静波;2005年04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雅菲;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4月住院治疗的羊水过少孕妇106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羊水量正常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就妊娠并发症、围产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高血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过期妊娠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羊水过少组同时合并两种、三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P<0.01)。伴有妊娠并发症的羊水过少孕妇,其胎儿宫内窘迫及羊水Ⅱ、Ⅲ度粪染率远较无妊娠并发症孕妇高(P<0.01)。结论: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密切相关,它严重威胁围产儿生命,如果同时合并妊娠并发症则风险更大,羊水过少可作为许多妊娠并发症的危险信号。
2005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曲枝香;
目的:分析剖宫产原因是否合理。方法:对27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目前剖宫产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是以胎儿窘迫、社会因素、脐绕颈、瘢痕子宫、巨大儿、头位难产、臀位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尤以社会因素增加最为明显。结论:高剖宫产率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并从医患双方着手。
2005年04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明珠;2005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荷玲;2005年04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顺东;2005年04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黎萍;2005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丽萍;2005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臻华;2005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薛春苗;任汉阳;2005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任存福;2005年04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05年04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04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进;
中医药学把文化和科学相接起来,既令人神往,又让人困惑,而在解读文化基因中翻译科学,也许会使我们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想到的东西。
2005年04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