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前进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他们可能起源于人类文化中十分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文化环境或不同的宗教传统。———W.Heisenberg
2002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广仁,王洪武
讨论崇阴尊阳思想的哲学渊源及其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指出道家的宇宙观和儒家的进取精神可能是崇阴和尊阳思想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时代的崇阴尊阳思想促使了医学中温补、养阴等学派的产生;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应倡导阴阳平等协调的观点。
2002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郭蕾
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历史上丰富而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孕育、形成天人相应论的思想文化母体。《周易》、道儒两家早期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于正在萌芽阶段的天人相应论具有启迪作用。秦汉黄老之学则直接渗入天人相应论中,其观点和内容为天人相应论广泛接受。元气论及宋明理学的宇宙生成论又继续充实、推动着天人相应论的发展。
2002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燕飞,贾治中2002年04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耿2002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翠萍2002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建平,胡锡元,严启伟
目的:观察克纤胶囊对四氯化碳及D-半乳糖胺(D-Gal)所致的实验鼠急性肝损伤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白鼠、小白鼠各60只,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克纤胶囊高剂量组、克纤胶囊低剂量组、大黄虫胶囊对照组及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末次给药后1h,分别用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造成实验小鼠/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克纤胶囊能显著降低ALT、AST值(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克纤胶囊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2002年04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岳凤,吴富东,季旭明,乔海法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由基的影响。方法: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min,松扎,恢复灌流60min,取静脉血3ml,观察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针刺心包经穴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的生成,降低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过氧化物的程度。
2002年04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马冰,王雄文,邵跃斌,潘劲晖
目的:研究五灵脂萃取物B1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B1低剂量(45mg/kg)组,B1高剂量(90mg/kg)组及雷尼替丁(30mg/kg)组,结扎幽门,腹腔给药,2h后取出鼠胃计算胃液量及胃酸pH值,并检测血清胃泌素。结果:腹腔注射五灵脂B1高剂量组大鼠2h胃酸pH值为2.143±0.244,高于空白对照组1.650±0.321,但胃液量及血清胃泌素量无差别。
2002年04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青,王俭英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n=66)治疗组与红花对照组(n=60),治疗2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葛根素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葛根素组为95.50%,对照组为86.67%,差异显著。葛根素组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下降,其中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2002年0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丽清
目的:分析研究小青龙汤证症状的多样性。方法:收集临床45例病案的症状并列表进行统计,统计病例的性别、年龄、主症、或然症、舌象、脉象等项目。结果:小青龙汤证症状中症状出现率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咳嗽、痰多、喘息;或然症有发热、干咳、口渴、噎阻、小便不利、少腹满、水肿7个。结论:小青龙汤证症状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或然症上,在主症上表现不突出。
2002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唐贞力,张荣华2002年04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莉娟,李晶,陕艳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4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气阴两虚型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气阴两虚、阴虚燥热型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气阴两虚是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病理基础。
2002年04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韩丽君,任建国,苏云,魏峰明,刘金梅,张琼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患者应用康乐熏洗剂Ⅰ号坐浴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康乐熏洗剂Ⅰ号坐浴,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两组熏洗坐浴后临床疼痛症状、创口愈合时间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乐熏洗剂Ⅰ号熏洗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加速创口愈合。
2002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晋爱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胎儿的孕周、胎儿体重、产程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当孕周≥40w,胎儿体重≥3500g,潜伏期>8h,活跃期>4h,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2002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秋娈
●“一滴水也可以见太阳”理性理论并不排斥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请想一想自己临证心得的三个缺点,再想一想别人临证心得的三个优点,您的临床经验就产生了。
2002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英2002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虹
,高菊梅2002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会民2002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玉芬,白如冰2002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建新2002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锐,黄婉芬,秦艳虹2002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昕,弓兵2002年04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拉柱,韩旭华2002年04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力文,黄安,王振芳,韩国伟,杨恩来2002年04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燕2002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学伟2002年04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建平,李丽珠2002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倪艳,郝旭亮,刘霞,李先荣
目的:建立坤安止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品中地榆、三七及补骨脂等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齐墩果酸在0.963μg~4.815μ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19%。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坤安止血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2002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白兆芝,男,1945年1月生,山西阳曲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0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从师于国内名医施奠邦教授,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为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病,对中医脾胃肠病的病机理论、辨证论治及某些内科疑难病的辨治思路多有发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编著和参加编著出版《易水学派宗师张元素》、《中医胃肠病学》(副主编)、《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实用中医脑病学》(编委)、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委)、《现代中医内科学》等10余部著作,约60余万字。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发表“疑难病临床辨治体会”、“大小肠病机特点探讨”、“中医药对胃癌前期病变基因缺失及点突变的调节作用与辨治思路”等学术论文20余篇。1995年获中国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基金奖。目前主持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002年04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成年2002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新秀,秦龙建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河流的不断流动使谁都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习惯于竖着切苹果的人永远也不会发现苹果内的五角星图案。固有的学科知识有时会成为你难以脱掉的有色眼镜,请想一想它的局限,再看一看其它学科的发展,创意和灵感就产生了。
2002年04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淑蓉,弓成风2002年04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颖2002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钰铭,丁正,蔡苗,罗华,罗宏明2002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4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曲进
●我们从中医药科学中挖掘新的生物医学问题,从中医药技术中设计新的疾病防治方法,而从中医药文化中寻找什么?也许只有当你发现中医药学是如何极其巧妙地将感性与理性以及科学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读懂中医药文化基因的博大精深。
2002年0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