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斯2000年03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建红,冯前进,冯玛莉,武玉鹏
目的 :观察玫瑰晚茶的抗疲劳和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昆明种和BALB/C小鼠 ,按文献方法观察玫瑰晚茶对小鼠负重游泳、爬杆运动、游泳运动后肝糖原含量以及戊巴比妥钠诱发睡眠作用的影响。结果 :高、低剂量时 (70g/kg和 35g/kg) ,玫瑰晚茶均可显著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 (P <0 .0 0 1和P <0 .0 5)和增加小鼠游泳运动后的肝糖原含量 (P <0 .0 5和P <0 .0 0 1) ,高剂量时 ,可缩短由戊巴比妥钠诱发的小鼠入睡时间 (P <0 .0 5)和延长小鼠的爬杆时间 (P <0 .0 5)。结论 :玫瑰晚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及镇静催眠作用 ,是一个适用于紧张状态人群及失眠症患者晚间饮用 ,有利于放松心神、消除疲劳和促进睡眠的保健茶剂。
2000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贾力莉,裴妙荣,施怀生,高翔
目的 :观察归龙通脉饮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归龙通脉饮 12 5ml/kg、2 50ml/kg灌胃大鼠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归龙通脉饮对脑含水量、脑指数、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脑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 :归龙通脉饮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所致脑含水量及脑指数的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 ;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降低作用 ;能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归龙通脉饮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2000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秋玲
目的 :观察消渴灵冲剂对Alloxan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设立高、低剂量组与西药二甲双胍组作对照 ,动态地观察大鼠FBG、IRI及血流变等指标。结果 :消渴灵可降低Alloxan糖尿病大鼠异常升高的FBG、GHb水平 ,升高空腹IRI水平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其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组相比无差异。消渴灵可降低Alloxan糖尿病大鼠异常升高的Hr、Lr、Br等血流变指标 ,对抗血液的高凝高粘状态 ,其疗效优于二甲双胍 (P <0 .0 1) ,消渴灵有助于糖尿病大鼠恢复体重。结论 :其机理可能在于促进胰岛 β细胞的分泌功能 ,升高血中IRI水平 ,增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增强免疫功能 ,改善营养状态 ,改善血流变等。
2000年03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玉梅,韩凌,李艳
目的 :探讨番泻叶冲剂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检测大小鼠大小肠炭末推进率。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番泻叶冲剂可促进术后小鼠肠功能恢复 ,促进小鼠排便功能 ,提高大小肠炭末推进率 ,增加小鼠大小肠内水分含量 ,增加大鼠在体肠管运动的收缩张力和幅度。结论 :番泻叶冲剂对术后肠功能紊乱有调整恢复作用。
2000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前进,冯玛莉,武玉鹏
目的 :研究中药康乃精颗粒剂的生殖毒性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雌雄兼用。按新药研究毒理学试验规范以及相应文献的方法进行生殖毒性试验。结果 :康乃精颗粒对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和胎鼠发育、母鼠分娩、新生仔鼠以及子代大鼠的发育状况均无任何毒性作用。结论 :康乃精颗粒剂长期口服无生殖毒性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中药生殖细胞保护药物。
2000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燕飞,贾治中2000年03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蓓,周路红
《本草纲目》原是一部医药学专著 ,其博大精深早已得到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认可。但李时珍在其中大量引用古代诗赋的现象 ,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于是收集了大量例证 ,撰写了“《本草纲目》与诗词艺术”一文。试图以新的视角开辟一个研究《本草纲目》的新领域 ,即古代诗赋与中医药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古代诗赋在《本草纲目》中的频繁出现 ,绝非偶然。李时珍的匠心独运 ,为《本草纲目》这一医药巨著增添了不小的艺术魅力 ,必将流芳千古。
2000年03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星,王欢
清末民国时期是山西中医发展史上较为鼎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山西中医的行医方式主要是个体坐堂、开业、兼业、走方和医院。其中坐堂、开业较为普及 ,兼业多盛行于广大农村 ,走方为游医性质 ,医院出现较晚 ,为数不多 ,规模建制较小。
2000年0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维云,刘丽涛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80例脑梗塞患者男 58例 ,女 2 2例 ,根据证型分为A组 (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型 ) 32例 ,B组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型 ) 38例 ,C组 (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型 ) 10例 ,均应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 ,观察对各证型的疗效。结果 :A组 (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型 )显效有效率为 93.75% ,B组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型 )显效有效率为 94 .74 % ,C组 (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型 )显效有效率为 90 .0 % ,说明刺五加注射液对上述各组证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对各种证型的脑梗塞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达 93.75%。
2000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功献
目的 :研究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取穴主穴为肾俞、环跳、委中、承山 ,配穴为殷门、昆仑透太溪 ,进针得气后 ,针柄上连接导线 ,电针仪采用上海产 6 80 5-Ⅱ型电针治疗仪 ,波型选用疏密波 ,频率为 2 0~ 30次 /分。TDP选用重庆硅酸盐研究所产品。每次治疗 30分钟 ,每天 1次 ,1周为 1疗程 ,2个疗程之间休息 2天。结果 :共治疗 185例 ,痊愈6 5例 ,占 35% ;显效 96例 ,占 52 % ;好转 2 0例 ,占 10 % ;无效 4例 ,占 2 % ;总有效率 97.8%。
2000年03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贺登峰,杨彤丽
目的 :观察调胃汤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 30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0例。结论 :调胃汤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0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树生,张建军,曹广智,董秀琴,齐治家
泽泻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 ,泽泻及其复方历经 30 0 0余年漫长岁月 ,至今仍常用不衰 ,具有诱人的开发前景 ,为世界医药学界所关注。文章追述了中药泽泻的历史 ,并从构—效关系的角度综述了泽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000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阎润红,储开博
为进一步搞好中医急症研究 ,实现中医现代化 ,介绍《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温病条辨》等古代医著对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和急救技术的影响和贡献 ;回顾了清末以后中医内科急症发展概要 ;从研究机构和组织的成立、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的提高、中医急症用药的中医学特色三方面系统介绍了 80年代以来中医内科急症研究的飞速发展 ;对中医急症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发展思路。
2000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重耀,韩国伟
通过对近 2 5篇文献资料的回顾 ,认为推拿对内脏机能调整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对心脏功能、消化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的调整。推拿可使血管扩张 ,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缺氧现象 ,改善心脏功能 ,同时认为推拿可降低血压 ,对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疗效。推拿对胃肠蠕动具有双向调整作用 ,增加小肠的吸收功能。认为推拿对呼吸系统可增大人体肺活量 ,是改善肺功能的有效方法。总之 ,推拿对内脏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2000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牛泽清
目的 :确定大鲵成体后血细胞发生的模式及其造血器官。方法 :骨髓及脾组织涂片用Giemsa(姬姆萨 )染料染色 ,光镜镜检并记录结果。结果 :在骨髓及脾组织涂片中均发现存在有造血干细胞和血细胞发生相应阶段的细胞。结论 :大鲵成体后 ,血细胞发生的模式与高等脊椎动物的相类似 ,红骨髓是其成体后活跃的造血器官 ,脾的造血功能虽不及骨髓活跃 ,但其仍是大鲵终生的造血器官。
2000年03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鹤2000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广庆
中西方文化迥然不同 ,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究其根底乃哲学传统与思辩方式的差异 ,这与目前沸沸扬扬的“安乐死”观念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笔者在探讨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异同的基础上 ,对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进行了评判 ,分析了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其目的皆在对“安乐死”的立法寻求理性支持。
2000年03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8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白玉金,刘润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不断涌现 ,它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方法 ,但是对传统技术、临床思维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医务工作者 ,应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 ,但不能因此而摒弃传统技术、忽视临床思维。高技术决不是万能的 ,仍需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把传统医学放在首位 ,只有不断提高和拓展临床思维 ,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高新技术 ,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认识疾病 ,使医学高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000年03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奎,王茂盛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即整体观、综合观、“意”主“权变”等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临床指导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也决定了中医学的本质 ,这种特色性的逻辑思维对于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应是中医学发展中“不变”的特色。同时其本身的局限性、模糊性等严重制约着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要现代化 ,就必须积极与世界医学交流与融合 ,在“变”中寻求理论和临床上的突破口。
2000年03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小林,王晓英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西医之间由于两者天然的差别 ,造成了在基础理论、病理、病机、思维模式和表述方法等诸多不同。但就情志致病的某些症状上看是和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病相吻合的。文章试图从一些古医籍的情志致病的描述和西医心脑血管病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关系中做一初步探讨。
2000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安
腹部调理手法为通督疗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它在通督疗法中具有调整阴阳、调理冲任气血、调补肝肾、调和脾胃等作用。文章从理论上探求腹部调理手法在通督疗法中的作用 ,从而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更好地发挥腹部调理手法在通督疗法中的作用
2000年0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杜雅俊,郭霞,张玉华2000年03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兆旺2000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宽斌,李小龙2000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福润2000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俊,姜静
目的 :观察大青薏仁汤对扁平疣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 98例用大青薏仁汤加减口服兼外洗 ,对照组 80例口服利巴韦林片加脾氨肽冻干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0 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6 .3%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1,表明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青薏仁汤是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方剂。
2000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银花,张晓慧
目的 :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 57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2 5例 ,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自拟“柴胡三黄合剂”口服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 (6 2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8% ) ,P <0 .0 5。
2000年03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笈,乔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中医专业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将温病学、金匮要略、伤寒论三门课程确定为一门新的二级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鉴此 ,本文就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学科既具有基础理论属性 ,又具有临床学科属性 ,并据此进一步提出 ,培养中医合格临床基础学科人才应具有理论教学、临床诊治、科学研究三大技能 ,即应培养具备精通经典理论、掌握辨证体系、熟知治则治法、谙熟方证运用、精研经典方药、熟悉临床技能、具备科研能力等素质。而在培养人才方面 ,则应采取导师指导、临床伺诊、参与科研等方法进行培养
2000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玉莲,吴玉春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科学和伦理学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 ,是医学道德的科学 ,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培养合格医学生 ,不仅要注重医学知识的教育 ,而且要重视医学伦理道德的引导和培养。本文从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模式 ,旨在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医学生的医德修养
2000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静2000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