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微;吴乾;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中医药在化疗中减轻患者手足综合症发生率的应用规律,为临床更有效地完成化疗过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期刊文献的检索,搜集2001-2014年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由于化疗引起的手足综合症文献,进行应用规律分析研究。结果:手足综合症主要治法为中药内服兼外洗,内服中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外洗中药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祛风湿通络药为主。结论:尚需进一步探讨药物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016年02期 v.1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美娜;包素珍;
清代御医黄元御创立"一气周流"学说,开中医圆运动理论之先河。"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在《内经》中已有论及,历代医家也多有自己的看法,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多避而不谈。今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学说释之,则可知"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并未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故亦可说"脾主五时"。
2016年02期 v.17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鹤梅;石民彦;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制定检索式,检索2004-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采集中医药治疗RSA的临床文献及方剂的相关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21篇文献,256首方剂,165种中药,总用药2 691频次;高频药物24种,出现1 972频次,占总药物频次的73.28%,说明治疗RSA所用中药较集中。通过因子分析将所用药物归纳为8个因子,有补益药、理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固涩药,占总用药频次的88.25%。结论:聚类分析揭示了RSA治疗的5类聚类方,是中医文献中常用治疗RSA的中药,反映了RSA的证治规律和用药思路。应用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系统分析中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配伍规律,可为今后临床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16年02期 v.17 6-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馨宇;王爱国;王琳珏;谷福顺;丁心香;
目的:分析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选药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刊载的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统计处方中出现的各类中药的用药频次。结果:筛选有效文献80篇,录入95首方剂,包括127味中药,主要分4类,祛风湿药36味,总用药频次386次,活血化瘀药22味,总用药频次333次,解表药13味,总用药频次142次,补虚药14味,总用药频次120次。结论: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祛风、散寒、除湿为主,兼顾补血活血、温肾固本。
2016年02期 v.17 9-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钟天飞;徐莉;李海昌;
"上火",一种民间俗语。中医学认为"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糖皮质激素(以下称激素)是临床常用药,其药效明确,然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之"证候"与上火关系密切。拟从激素使用的生理作用、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三方面来阐述其与上火的关系,将中医辨证与西药紧密结合应用于临床,减少激素使用的毒副作用,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增效减毒,为中西医结合奠定理论基础,为"西药中药化"提供理论支撑。
2016年02期 v.1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虞旻珍;宣丽华;
目的:探索近10年来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规律。方法:所有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文献数据库,对这些文献的选穴规律进行探讨,包括主要穴位的使用频次、各文献选取的主要穴位的数量及主要穴位的归经情况。结果:纳入的178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穴位多达85个,其中迎香、肺俞这两个穴位的使用频次≥50%;各文献选取的主要穴位的数量以4个穴位居多;主要穴位所归属的经脉以手阳明大肠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这三条经脉居多。结论:通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文献探讨,总结了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2016年02期 v.17 15-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时潇;刘兰林;张永根;马占山;陈庆伟;
<正>温病治毒法是用于毒邪引起的温热疾病的治疗大法,据毒邪的特点将毒邪分为六淫化火之毒、疫疠之毒、温毒以及脏腑失调、内生热毒。根据其致病的病因病机将温病治毒法分为解毒法(包括清热解毒、清营解毒、凉血解毒、滋阴解毒、辟秽解毒)、泄热排毒法、开郁化毒法、扶正抗毒法。1毒在温病发病中的病因病机毒,通常亦被称作毒邪。常富业等~([1])在诠释毒的概念时指出毒与邪有所不同,邪气蕴结不解是成毒的重要环节。在温病学中毒有不同的涵义,它可指病
2016年02期 v.17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庞维荣;张强;王瑞;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虾仁中甲醛残留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评价虾仁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4-二硝基苯肼(2,4-DNPH)为衍生试剂,在冰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 H=5)中反应,使甲醛转化为相应稳定的甲醛-2,4-二硝基苯腙,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甲醛峰面积与浓度在2μg/mL~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2;回收率为71.12%~73.50%,方法检出限为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7%。结论: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虾仁中甲醛的限量检查。
2016年02期 v.1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丹丹;陶遵威;
目的:建立HPLC测定芩桑化痰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184μg~1.8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为0.02%。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芩桑化痰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6年02期 v.17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梅颂;周国梁;邹玉强;
目的:优选白芷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3个因素对包合物质量的影响,进行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优选,并对包合物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最优包合工艺条件为包合温度60℃,包合反应时间2.5 h,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率为1∶8(mL/g)。结论:包合物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提高了白芷挥发油的稳定性,可为白芷挥发油的应用提供参考。
2016年02期 v.1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飞;段秀俊;金龙;薛慧清;史静超;周然;
目的:建立风湿宁胶囊的鉴别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独活、青风藤、血竭与肉桂的薄层鉴别图谱中,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血竭及青风藤的HPLC测定方法,血竭素线性范围0.116μg~0.581μg,Y=3×10~6X-13 854(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86%,RSD为2.14%(n=6);青藤碱线性范围0.2μg~1.6μg,Y=18.13X-0.005 5(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为2.34%(n=6)。结论: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风湿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2016年02期 v.1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宇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例与6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病例的CT或MRI结果、NIHS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同型半胱氨酸(Hcy)、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糖尿病组腔隙性及多发性脑梗死多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FPG、Hb A1C、TG高于非糖尿病组,HDL-C、TC、LDL-C、Apo-A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病变更重,除神经科专科治疗外,还应关注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指标,改善生活方式,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除良好控制血糖外,也要关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2016年02期 v.17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明明;殷鑫;
目的:初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对1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倦怠乏力>胸胁胀痛>纳差>胸脘痞闷>便溏>烦躁易怒>周身困重>恶心>善叹息、胸胁刺痛;舌质出现频率依次为:淡红>淡有齿痕>红>黯有瘀斑;舌苔出现频率依次为:白腻>薄白>黄腻;脉象出现频率依次为:弦滑>细>濡数>涩。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型分布出现频率依次为:肝郁脾虚>湿浊内阻>湿热蕴结>痰瘀互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出现频率依次为:湿浊内阻>湿热蕴结>肝郁脾虚>痰瘀互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型分布出现频率依次为:痰瘀互结>湿热蕴结>湿浊内阻、肝郁脾虚。结论:通过对1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2016年02期 v.17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袁登荣;方弘伟;黄晓东;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血气胸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康复进程包括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4个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气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疗效可靠,可显著改善胸部疼痛,加快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2期 v.17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进东;刘剑;吴吉萍;鲍陶陶;张心怡;江婷;方朝晖;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其病理基础为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而胰腺功能归属于中医学"脾"的范畴。方朝晖教授认为中焦(脾胃)失运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脾虚不运,升清降浊失司,水谷精微留滞不化,导致血糖升高。运用中药从脾治疗,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其治疗特色为用药少而精,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并附案例分析。
2016年02期 v.17 45-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富颖超;张慧萍;郑娟霞;
<正>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是指持续或反复发生的、不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的稀便或水样便的胃肠道紊乱综合征。无器质性病理改变,但病情多缠绵难愈,极易复发,病程长。中医学辨证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显著,在减轻患者病痛、更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临床价值~([1])。导师冯五金教授,从医40余载,遣方精妙,用药不拘一格,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疑难病症,笔者有幸跟师临证,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就导师治疗功能性腹泻的认识总结如下。
2016年02期 v.1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聂文婷;刘鹏;张世君;李运伦;
孙秀英老中医认为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是心悸病的主要病机,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是心悸病的主要治法,黄连温胆汤是治疗心悸病的有效方剂。举孙秀英老中医以黄连温胆汤治疗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验案各一例,加以分析,示其用药特点及加减变化规律。
2016年02期 v.1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许伟伟;任顺平;王健;
<正>任顺平教授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3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其独特理解和高深造诣,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学术思想。本人跟师学习以来,受益匪浅,现将导师应用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整理如下。1谨守病机,一方三法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障碍,以上腹痛、反酸、恶心、腹胀、早饱等为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或反复发作,并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其他相关疾病。FD依据罗马Ⅲ标准~([1])可分
2016年02期 v.1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兰;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颗粒对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手足口病的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连花清瘟颗粒(6 g×10袋×1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3~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46.7%,对照组显效率为2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颗粒具有良好的广谱抗病毒和抑菌消炎的作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2016年02期 v.17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潘苏琴;袁晓芳;张建芳;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自拟腰痛1方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门诊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通过为期3 w的针刀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 w后的M-JOA评分进行比较,并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McGill各评分及总评分进行比较,观察长期疗效。结果:患者JOA评分治疗前为(9.31±2.50)分,治疗后为(20.02±2.9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改善率为92.6%;治疗6个月后McGill简化疼痛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局部松解减压联合自拟腰痛1方可以有效缓解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2016年02期 v.17 55-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超;黄晓军;
少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属于中医"精少""精薄"等范畴,病位在肾,累及肝脾等脏腑。在治疗时应注重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补肾时兼顾肝脾等脏腑,结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同时要注意与现代医学结合,将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传统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全面把握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以提高中医药在男性不育领域的诊疗水平。
2016年02期 v.1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明;张媛媛;林燕萍;
<正>mi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控功能作用的单链小RNA。从1993年在秀丽线虫发育时期发现第一个miRNA后,miRNA的研究取得巨大突破,目前在多种生物体内发现数量庞大的miRNA,并且观察到miRNA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对生物体的发育代谢凋亡过程均具有调控作用。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具有高度保守性。大约占到整个人类基因组的1%,调控人类30%以上基因的表达。参与各种生物体细胞早期发育和生长、增殖、分化、分裂以及凋亡,并且参与重要基因的调控、体液调节、组织重建、内分泌调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具有重要影响~([1-3])。其在
2016年02期 v.1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园;王永辉;李艳彦;柴智;王悦尧;周然;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多关节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软骨破坏,最终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畸形。虽然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但其病理过程主要由细胞因子参与和介导。这些细胞因子在RA滑膜病变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主要通过RA滑膜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大量产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最终引起免疫失衡、炎症反应、滑膜细胞增殖~([1])。
2016年02期 v.1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赵慧;刘强;王刚;
<正>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术后不良反应仍存在,包括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厚和动脉血管重塑等,究其机制包括内皮增生不良、炎症反应等。综合所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支架植入术后研究的文献,将冠心病PCI术后分子水平变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16年02期 v.1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成;刘庆燕;刘春燕;
穿山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等,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穿山龙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及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2016年02期 v.1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 ] - 韩佳颖;
<正>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又名急解索、半边花、细米草、鱼尾花、长虫草、瓜仁草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中南、西南等地。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后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其性味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湿疹湿疮、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湿热黄疸~([1])。现代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动脉粥样硬化、气管炎、腮腺炎等。它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癌中药,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食道癌、宫颈癌、
2016年02期 v.1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邹建华;付娟;陈喆;
<正>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_2O_3)俗称砒霜,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其味苦酸,有毒,归脾、肺、肝经,具有蚀疮、去腐、杀虫、劫痰定喘、劫疟之功。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致癌物质~([1]),与包括皮肤癌、肺癌和膀胱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相关。近年来,As_2O_3被成功应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2])。此外,砷可以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凋亡。单甲基亚砷酸(MMAIII)是As_2O_3甲基化的活性代谢产物,大量研究表明MMAIII具有比As_2O_3更强的生物学活性~([3-4])。低剂量短期作用表现明显的抗肿瘤作用,长期慢性暴露在MMAIII下
2016年02期 v.1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会;潘方舒;吴志强;舒琦瑾;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EGFR-TKIs是治疗的基石。然而,在取得疗效卓越的同时,获得性耐药问题也相继出现。针对这些TKIs获得性耐药患者,后续如何治疗尚未有标准治疗方案,如何有效克服获得性耐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TKIs获得性耐药的中药研究越来越多,部分取得较好疗效。通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产生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以及耐药后采取的中西医治疗策略,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2016年02期 v.1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