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医史文献

  • 基于“卫阴”概念的卫分证证治研究

    贾志新;杨杰;梁葆朱;梁晓崴;李东明;王欢;元海军;程树英;冯明;

    目的:基于“卫阴”概念,探究中医治疗卫表证候的辨治特点。方法:对民国以前古代医案中卫分证的症状表现、用药特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证治特点。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与感邪性质、病位相关的6种不同证型。治疗卫分证的药物性寒凉、味甘苦辛者居多,且多归肺脾胃经,甘草、连翘、黄芩使用频次居前3位,养“卫阴”药物以麦冬、甘草、天花粉、芦根、玄参、生地、桑叶、葛根、石斛为主。卫分证的证候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中上二焦的病症为多,其治疗以祛邪为主,养护卫阴为辅,同时应根据病性及具体病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护阴药物。结论:运用“卫阴”理论辨治卫分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2年01期 v.2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温阳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的Meta分析

    苟尧;刘布谷;黎军宏;梅小平;邹敏;吴金桂;温文正;翟阳;

    目的:系统评价以温阳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对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VIP、CNKI、CBM、WanFang Data、PubMed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关于温阳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对检索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均是中文文献,共790例受试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当治疗疗程≥12周,与对照组比较,以温阳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在改善MMSE评分(MD=3.70,95%CI[1.06,6.34],P=0.006),ADL评分(SMD=-0.49,95%CI[-0.82,-0.15],P=0.004)、HDS评分(MD=3.68,95%CI[1.77,5.60],P=0.0002)、中医证候评分(OR=10.09,95%CI[2.78,36.63],P=0.0004)、临床总有效率(OR=4.36,95%CI[2.35,8.08],P<0.000 01)方面效果更好。结论:以温阳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ADL、HDS评分、中医证候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现有西医治疗或其他对症治疗,且现有的证据资料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2022年01期 v.23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经验拾粹

    徐新宇;李长明;徐谦;王玉凤;

    通过撷取崩中、倒经、痛经、经期浮肿及感冒5个病症来总结明代医家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的经验,探知其学术思想。认为岳氏善从气血关系着手来阐发经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辨别气血的虚实、寒热,确立调理气血治疗经期疾病的主旨,包括益气养血清热治崩中,滋阴降火顺气治倒经,行气活血散寒、益气养血治痛经,活血利水、健脾利水治经期浮肿,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治经期感冒等。其调理气血善用四物汤,此方集行气、养血、活血于一体,适应范围广泛,于妇人尤宜。此外,岳氏善调脾胃以促气血之生成,用药不忘固护脾胃,其学术精粹对现代临床诊病仍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01期 v.23 14-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中医药学

  • 揿针疗法对慢阻肺模型大鼠气道形态学及氧化水平的影响

    贺建豪;黄培炜;许金森;陈铭;

    目的:观察揿针“肺俞”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大鼠气管、肺组织形态学及血清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探讨氧化/抗氧化失衡在揿针防治慢阻肺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揿针组采用烟熏+脂多糖(LPS)气管滴注制备慢阻肺模型,共10周。揿针组从造模第8周开始干预,干预前先将毛剃除,将揿针刺入“肺俞”穴,按揉“肺俞”2 min,每隔30 min按揉1次,共循环4次,总按揉时间为8 min/d,其余时间用胶布固定揿针,干预6 d/周,连续干预3周。模型组除不做揿针处理外,其他与揿针组相同。正常组与揿针组同等程度抓取、固定及脱毛。比较3组大鼠气管、肺组织形态学的差异及血清、肺组织MDA、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增厚(表面毛糙),纤毛细胞增多,纤毛变长,肺内肺泡间隔破裂融合形成肺大泡,肺泡腔明显扩张,肺间质内见炎性细胞浸润;血清、肺组织MDA含量增加(P<0.05,P<0.01),肺组织SOD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揿针组大鼠上皮细胞无明显增厚(表面较平滑),纤毛细胞减少,长度变短,肺中融合的肺大泡数量减少,肺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MDA含量下降(P<0.01)、肺组织SOD含量增加(P<0.05)。结论:揿针“肺俞”穴可以使慢阻肺大鼠的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得以改善,该机理与纠正其血清、肺组织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相关。

    2022年01期 v.23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脑震宁颗粒安神药队改善脑震荡模型小鼠学习记忆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实验研究

    王晓英;裴妙荣;赵艳艳;

    目的:研究脑震宁颗粒对脑震荡小鼠模型学习记忆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法对ICR小鼠造模,随机分为脑震宁颗粒全方组、实验1组(全方去柏子仁、枣仁、茯苓)、实验2组(全方去枣仁)、实验3组(全方去柏子仁),连续给药6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不同给药对脑震荡记忆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脑震宁颗粒的组方意义。结果: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探索实验指标全方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P<0.01),全方组效果最佳。结论:脑震宁能提高脑震荡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酸枣仁、柏子仁、茯苓是改善脑震荡对记忆损伤的主要药物,全方对脑震荡后记忆损伤治疗的效果最佳。

    2022年01期 v.2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药制剂工程与技术

  • 4种菖蒲属植物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骆航;黄仕芳;孙兴力;易方;

    目的:补充并完善菖蒲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为准确鉴别中药材和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菖蒲植株并收集药材样品,对菖蒲类药材进行植物分类学研究,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研究。结果:传统使用的菖蒲药材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来源的多种植物,常见的基原植物有4种,即石菖蒲、水菖蒲、金钱蒲、茴香菖蒲,这4种不同基原的菖蒲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菖蒲属中药材的鉴别研究和相关质量标准的增补与修订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2年01期 v.23 25-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4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指标-响应曲面法优选连翘中抗痤疮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研究

    李思思;遆安航;谭丽媛;翟康欣;张淑蓉;

    目的:对连翘中抗痤疮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通过HPLC检测,对连翘中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此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响应曲面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再通过响应曲面法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连翘抗痤疮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媒为60%乙醇、提取时间为2.5 h、煎煮次数为3次、溶剂加入量为14倍。结论: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信度高,可用于连翘中抗痤疮有效部位的提取。

    2022年01期 v.23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0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试验优化芪健饼干的加工工艺研究

    康东坤;高外毛;张蒙;马宁;张媛;朱新杰;王佳璇;马存根;刘建春;

    目的:研究芪健饼干的配方优化以及配料的添加量对饼干口感的影响。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椰子油、白糖以及由黄芪和党参等为主要材料提取的中药液3个因素进行生产工艺和配方优化。结果:芪健饼干最佳配料组成为低筋面粉100%、鸡蛋液40%、黄油30%、食盐0.5%、椰子油14.8%、白糖16.7%、中药液13.0%。结论:在此条件下制作的芪健饼干营养丰富,无中药味,椰香味突出,口感疏松。本试验可为党参、黄芪等中药在食品生产中的开发运用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艾椒散质量标准研究

    王越欣;李媛媛;王梅;张文智;冯敏;冀来喜;倪艳;

    目的:为艾椒散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艾椒散中蜂房、艾叶、芦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艾椒散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5∶25),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TLC结果显示各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对应斑点,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256~5.12 mg/mL(r=0.999 67)、0.374~14.96 mg/mL(r=0.999 1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RSD=2.3%)、99.7%(RSD=2.5%);测得艾椒散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075、1.8225 mg/g。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单、精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控制艾椒散的质量。

    2022年01期 v.23 40-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与经验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补骨脂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

    王姗;肖莹;张弋;肖星雨;于英莉;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骨脂中与线粒体损伤有关的作用靶点。方法:补骨脂的活性成分从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获取。药物动力学(ADME)筛选标准为:口服生物学吸收性(OB)≥30%,类药性(DL)≥0.14。利用Drug Bank数据库查找线粒体损伤疾病(MD)相关的靶点和活性化学成分的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的通路(KEGG)和功能(GO)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补骨脂活性物质的预测靶点与线粒体损伤疾病的靶点有重合,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可知,靶基因涉及缺氧反应、氧化还原过程、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线粒体膜通透性的调控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等生物过程。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可知补骨脂潜在毒性成分相关靶点涉及参与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癌症途径、催乳素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HepaRG/HepG2表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具有显著的肝毒性。结论:补骨脂活性成分通过诱导肝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产生肝毒性。

    2022年01期 v.23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5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观察

    陆文秀;潘臣鹰;王拯;项莲莲;

    目的:研究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心脾两虚失眠患者分成2组,安神香囊组(对照组)36例(2例脱落),睡觉前将安神香囊放于枕边。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组(治疗组)36例(1例脱落),除使用安神香囊外,每周3次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两组均6周为1个疗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Epworth思睡指数评分(ESS)、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AIS)3个量表判定疗效。结果:(1)在治疗3周、6周后两组患者PSQI、ESS、AI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在随访4周时治疗组各项指标仍低于治疗前(P<0.05,P<0.01)。(2)在治疗6周后、随访4周时治疗组患者PSQI、ESS、AI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随访4周时,治疗组的显愈率和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T=27.274,P<0.01)。结论: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较好。

    2022年01期 v.2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5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梅花针联合镵针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孟立强;王建云;程艳婷;王海萍;马艳竹;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镵针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α(IL-1α)的影响。方法:将48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联合镵针组(治疗组)和毫针组(对照组),各24例。梅花针联合镵针组采用梅花针弹叩刺皮损区、皮损周围区,并行鑱针轻划耳廓敏感区,每周1次,共4周;毫针组行局部围刺法和体针常规取穴法,每周2次,共4周。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皮损积分、临床疗效、复发情况,检测血清TNF-α和IL-1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皮损积分、愈显率、复发率、血清TNF-α及IL-1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花镵针组优于毫针组。结论:梅花针配合镵针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1α含量,抑制炎症水平,在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上比毫针常规针刺具有优势。

    2022年01期 v.2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地黄饮子的现代研究进展

    聂丽媛;白帅东;张世霞;闫川慧;张俊龙;秦亚莉;韩诚;赵雨薇;

    地黄饮子为传统补肾方剂,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和化痰开窍之功。从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其组成药物有效成分相关实验研究3个方面整理近10年地黄饮子的研究概况,发现其临床应用已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方面;其药理作用涵盖抗氧化应激、降低神经免疫炎症反应、抗凋亡、抑制蛋白质异常聚集、诱导自噬、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等;其组成药物有效成分梓醇、马钱苷、五味子醇甲、松果菊苷、远志皂苷等分别为治疗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的主要成分。未来需更深入地进行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关注肠道微生物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神经递质代谢、维生素代谢等代谢组学研究。

    2022年01期 v.23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9K]
    [下载次数:1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 ]
  • 归脾汤及其加减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李艳荣;吕辰子;樊慧杰;孙芮芮;王悦尧;李艳彦;马存根;周然;柴智;

    归脾汤由人参、白术、黄芪、茯苓、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导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等症。归脾汤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动物实验显示归脾汤可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提高外周血象,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可改善老年抑郁模型大鼠体重、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可增强小鼠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抗体生成水平。

    2022年01期 v.23 65-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9K]
    [下载次数:1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近5年针灸及其他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杨婷婷;马晨;王若禹;董成林;田岳凤;

    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广泛影响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近5年针灸及其他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研究提示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针(毫针、电针、腹针、耳针)、灸(包括督灸、热敏灸等)、穴位埋线、推拿、刮痧、足浴等方法,选用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心烦失眠、潮热盗汗等症状。针灸具有起效快、安全、适应范围广等优势,远期疗效显著,且可避免激素替代疗法带来的副作用。

    2022年01期 v.23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3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自信教育研究

  • 中医药自信教育视野下如何进行《黄帝内经》的教与学之五:溯本求源(“河图”“洛书”)

    穆俊霞;张登本;刘星;

    《易经》为群经之首,而“河图、洛书”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是古人为了把握天地万物变化规律而凝练的思维模型和范式,深刻地影响着《黄帝内经》传载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当今原文教学中,尤其是诸如“始于一,终于九”;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七损八益”;营卫之行,“五十而复大会”等原文,只有应用这一思维模式和方法,才能给予使人信服的原文内涵之讲解。

    2022年01期 v.23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6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正>1撰稿要求1.1文稿撰写: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书写规范。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含摘要、图、表、照片及参考文献),外文字母准确运用大、小写及正、斜体。正确运用上下角标、数码和符号。1.2题名与署名:文题应简明,突出文章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词。来稿须附中英文题名,含义须一致。作者单位要写全称(中英文),并注明城市及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名称前标注相应的序号。

    2022年01期 v.2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开辟稿件刊发绿色通道

    <正>为了吸引高质量的优秀稿件,提高本刊学术质量,更好地为作者服务,本刊从2014年起开辟稿件审稿、刊发绿色通道,具体如下。1.对于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形成的科研论文,经审查录用后,将通过本刊绿色通道优先出版并4个月内见刊。2.对于国家级和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形成的科研论文,经审查录用后,将通过本刊绿色通道优先出版并3个月内见刊。

    2022年01期 v.23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